三十年童叟無欺誠信經營
村委大院開了一家小商店名字叫“吉所商店”,老兩口經營商店整30年,童叟無欺,以誠待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他家的店訓“好貨對好客 貨好招遠客 經商講誠信 買賣講和氣”。
好人孫吉所三十年童叟無欺誠信經營



孫吉所,男,1952年4月出生,乳山市白沙灘鎮白沙灘村村民。在村委大院開了一家小商店名字叫“吉所商店”,老兩口經營商店整30年,童叟無欺,以誠待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他家的店訓“好貨對好客 貨好招遠客 經商講誠信 買賣講和氣”。
誠信開店 不忘鄉鄰
從1984年開始,孫吉所就在供銷社干銷售員。1992年,孫吉所憑借著供銷社積累的經驗,和老伴開起了自己的商店。從開張那天起,老兩口就合計,商店從進貨到賣貨,一定得做到問心無愧,決不能去賣假貨、過期商品。
商店里經常進一些供兒童和老年人飲用的乳制品,盡管逢年過節買的人挺多,但是放在平時卻很容易壓貨。一發現快過期的奶制品,孫吉所老兩口就自己喝了。“這奶是好東西,丟了太可惜,但決不能昧著良心賣給別人”。閨女女婿喝、家里老人喝,孫吉所說,我們也不能退貨,退了要是讓別人再去賣,禍害人咋辦。商店里平時賣的一些兒童食品要是過期了,老兩口往往都是趁著晚上偷偷送進垃圾桶,他們說,過期的商品不能賣,但是如果在白天扔掉,會經常被調皮的孩子撿去吃了,容易壞肚子。
有一次,一位老大爺到吉所商店買暖瓶膽,第二天因為不保暖想來換一個,孫吉所立馬給換了。第三天又來說不保暖,他說“老哥,你先回去,等我給你找個新的按在我的暖壺上試試,一定給您送去個保暖的”。他換上暖瓶膽,裝上開水,晚上打開查看,確保這次的一定保溫后,打著手電,連夜就去了大爺家。老大爺心情激動的說,難得吉所上心。其實,平日里只要有上了年紀的人來吉所商店買東西,孫吉所兩口總是幫忙拿著送出商店,扶下臺階。遇到有人往自行車摩托車上裝,他們就搭把手一起抬上去。“來買東西的都是客,都要以禮相待。”
吉所商店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價格實惠,遠近相鄰都愿意到這里買東西。商店常年賣兩種茶葉,花茶25一斤,綠茶35一斤。有一次一位老大爺趕緊回來說,集上的綠茶都70多一斤,吉所這茶葉也好提提價了。吉所說,“我的進價不變,賣價就不會變。”
從嚴把好進貨質量關
人們常說無商不奸,商人都是唯利是圖的,可這一說法在孫吉所身上并沒有得到印證。多年來,他在經營過程中本著守法經營、誠信待人的理念,不斷開拓個體經營之路,以公開透明的價格,過硬的質量,準時的供貨,優質的服務,得到了工商行政部門的充分肯定,更贏得了村民們很高的贊譽,帶來了充足的客源。
近幾年村里的商鋪越開越多,但絲毫不影響他的生意,原因就在于進貨渠道方面,他嚴把質量關,杜絕進假冒偽劣產品。每年都有不法商販主動在他店里面推銷“三無”產品,都被他嚴詞拒絕,有人對他說:“你真傻,為什么這么便宜的貨你都不進啊,可以從中賺一大筆”。他總是微笑著對別人說:“我們做生意的,要講信譽,不能老百姓,使他們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近年來,他共拒絕了100余名不法商販兜售“三無”產品,他就是這樣為自己迎得了一個個老顧客。
拾金不昧 誠信第一
商店里經常會有客人丟失或忘記物品,每次孫吉所發現客人丟失的手機或其他物品都及時交還失主,如果沒能及時聯系到失主,就會放在店里等著失主來認領。有一次,有位顧客來其店內消費,在挑選過程中,不慎把手機落在店里,當時他走得很急,也沒人注意,為了及時找到遺失者,他翻看了手機里的通訊錄,通過聯系失主的朋友找到了失主。當失主來到店里領到手機的時候,連連稱謝,因為他是位賣汽車配件的個體戶,手機里存有好多廠家的信息,如果手機不見,業務上會出現好多麻煩。打那次后,這位客戶介紹了好多朋友到他的店里買東西。孫吉所的誠實守信一直以來都是揚名千里,這也就成了吉所商店最好的宣傳廣告。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