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母親和智障妻兒47年
季學孟,男,1934年12月出生,濟寧市兗州區龍橋街道薛廟村村民。47年來,季學孟勤儉持家,悉心照顧年邁母親、智障妻子和智障兒女,用自己的愛心堅強支撐起整個家庭。

季學孟,男,1934年12月出生,濟寧市兗州區龍橋街道薛廟村村民。47年來,季學孟勤儉持家,悉心照顧年邁母親、智障妻子和智障兒女,用自己的愛心堅強支撐起整個家庭。
相互扶持,與老伴共譜情深
由于家境貧困,直到1969年,35歲的季學孟才找到對象,迎娶了比自己小15歲的郭書蘭。但郭書蘭智力上天生有些缺陷,常常自顧不暇,更不用說照顧家庭了。即便如此,季學孟從來沒有嫌棄過妻子,一直把郭書蘭當做自己的妹子一樣對待,一遍又一遍的教她如何與人溝通;耐心的照顧妻子的吃穿起居。妻子大小便經常弄自己一身,只要妻子身上一臟,他就馬上給她洗澡換衣服。有他在,郭書蘭的身上總是干干凈凈的。結婚近50年來,季學孟始終對妻子不離不棄,方方面面的悉心照顧,讓她吃的飽、穿的暖,生活無憂。季學孟對妻子的耐心和細心,感動了左鄰右舍。
無悔哺育,送兒女步入幸福
季學孟和郭書蘭育有一雙兒女,由于郭書蘭智力殘疾,撫養兒女的重擔就落在了季學孟一個人身上。兒子和女兒的降生,給這個貧困的家庭增添了許多歡樂。可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兩個孩子智力上的缺陷也逐漸顯現出來。經鑒定,兩個孩子均是二級智力殘疾,這對季學孟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一度心灰意冷,對生活失去信心。但是,偉大的父愛卻支撐著他堅持了下來。在照顧老伴之余,季學孟給兩個孩子既當爹又當娘,做飯、穿衣,全是他一個人忙碌著。晚上睡覺前,查看兒女是否蓋好被子成了他近20年來的一個習慣。孩子小的時候,季學孟從不敢出遠門,生怕孩子脫離自己的看護出現意外。如果實在要出門,他也總是千叮萬囑地拜托鄰居幫忙照看孩子們。每當兒女出現叛逆、發脾氣、捉弄他人的舉動時,季學孟總是耐心地勸導他們,并挨家挨戶去向被捉弄的人道歉、解釋。
對季學孟來講,最擔心的問題就是自己有一天老了,孩子無人照顧。因此,孩子的婚事就成了他最大的心事。經過他的努力,兒子季鳳軍娶了妻子薛月梅。雖然兒媳婦也是二級智力殘疾,但好在兩人能夠相依為命,互相照顧。女兒季鳳娟也嫁到了外村,并生下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季學孟用無怨無悔的付出帶著兒女走出了命運的陰霾,尋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悉心照顧,讓老人安享晚年
在無怨無悔照顧妻子和兒女的同時,季學孟深知母親撫養自己的不易。盡管條件如此艱苦,他仍是省吃儉用的設法讓老人吃的舒心、營養。老人年紀大了,性格難免有些孤僻,季學孟就大小事由著母親的性子來,從不惹老人生氣。母親晚年多病,季學孟就在病床前衣不解帶地悉心照顧,為老人穿衣、洗漱、端屎端尿、換洗衣服被褥。母親年齡大了,話多嘮叨,有時候還不中聽,季學孟從不跟母親計較,從無一句怨言。日子雖說過的并不寬裕,但在季學孟的悉心照顧下,老人晚年過的很順心,在2010年2月17日,以95歲的高齡去世。正是季學孟的拳拳孝心,才使得老母親安享晚年,得以高壽。
懷著一顆孝順之心、體貼之心、關愛之心,季學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高貴品質,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一個個感人故事,奏響了一曲曲令人欽佩的孝老愛親樂章。
責任編輯: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