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軍:救人于危難的仁愛醫生

四川社會各界為醫療隊送來錦旗


趙玉軍,男,出生于1967年,現任淄博市第一醫院心內一科主任,淄博市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副主任委員,淄博市醫學會冠脈介入分會副主任委員,濰坊醫學院副教授,淄博市名醫培養對象。從醫20多年來,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愛崗敬業,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為宗旨,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醫德醫風,深受病人信賴。2008年趙玉軍主任參加第一批援川醫療衛生隊,他忘我工作,憑借著細致、細心、細膩的工作態度,不怕累,甘于奉獻的精神,被省委組織部評委“援川先進共產黨員”光榮稱號,2015年榮獲博山區“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光榮稱號,該同志曾因救死扶傷多次得到患者及家屬送來錦旗,并多次獲得淄博市第一醫院年度考核優秀等次。
一、仁心仁術,生命至上
治病救人,是一個醫生的基本工作要求,但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許多病情復雜的患者,在疾病治療的同事,摻雜著各種影響治療的不利因素。這時,沉著冷靜、臨危不亂體現著一名醫生過硬的心理素質及處置能力。
2014年的除夕,心內科接收了一名年近80歲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既往有腦梗死病史,有言語及肢體運動障礙等后遺癥,有長期高血壓病史。急診來院后,還出現急性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對于如此嚴重的患者,死亡率非常大,以目前的搶救水平,死亡率仍在50%以上。趙玉軍同志第一時間查看患者,一邊針對患者目前的危急情況作出處置,一邊與患者家屬溝通病情,急診介入治療,是患者目前可以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治療方法。當時患者起病急,未交住院押金,一旦患者在術前、術中死亡,將產生數萬元的醫療欠費。但生命無價,在與患者交代病情及預后的同時,趙玉軍同志聯系了導管室及手術助手積極安排手術,準備了主動脈球囊反搏儀(IABP)及相關設備,手術如期進行,在植入IABP后,患者生命體征逐漸趨向好轉,同時行介入治療,將堵塞的冠脈開通,經過半月精心治療,患者好轉出院,為這場無聲的戰斗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2015年一個夜間,值班醫師撥通了趙玉軍同志的電話,匯報著患者病情:急診會診,42歲,男性,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反復心室顫動。42歲,一個年輕的生命,趙玉軍同志絲毫沒有猶豫,著裝出門,趕往急診科,同時安排急診手術。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反復室顫,若不開通冠脈,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此時此刻,不能猶豫!與家屬溝通,開通綠色通道,在接診的30分鐘,成功開通了患者堵塞的冠脈,術中還經歷了2次室顫。看著患者漸平穩的心電監護,趙主任終于松了一口氣,脫下滿是汗水的鉛衣,走出手術室。
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趙玉軍身邊許多不經意的小事,時而讓我們感動。有的患者送紅包,被悄悄的存入了住院押金。有的門診患者,經濟拮據或者現金不足,他自掏腰包,現給患者墊付,避免患者反復往返于家中與醫院之間。這位心懷“仁”術的醫生,就是這樣以一顆“仁者”之心與每一個患者相處,與每一位患者交往的。
二、見義勇為,“做該做的事”
雖然工作繁忙,趙玉軍同志仍保持著晨練的習慣,確保在日常工作中保持充沛的體力及飽滿的工作精力。爬山是趙玉軍同志最喜愛的運動方式。就在休閑的同時,他仍然保持著一名醫生的警覺,保持著隨時投入急救戰斗的熱情。
在2014年7月18日的清晨,趙玉軍同志像往常一樣晨練,一場現實版的現場急救同時出現在了身邊。一名晨練者突然意識喪失,摔倒在趙主任前方不遠處。憑著多年的心血管病臨床經驗,趙主任立即上前查看,經初步查體判斷為心跳驟停,立即給予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的現場處置,并指揮呼叫120系統,待120趕到,與接診醫護人員簡單交接后,陪同患者前往急救中心。經過有效的前期搶救工作,為患者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面對醫院及媒體來院采訪,他只簡單的說,只是做了一件該做的事。事后科室同事在閑聊時說道,現在假摔、碰瓷等事情頻頻出現,就沒想到后果?趙玉軍同志簡單說了句:當時沒想這么多,只做了該做的事。正是趙主任這種擔當奉獻精神,2015年榮獲博山區“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光榮稱號。
三、刻苦鉆研,精益求精
臨床工作不但繁忙,且每天都面臨著知識的更新,正所謂醫學是“活到老、學到老”。除了每日到病區,每周還有數十臺的介入手術。手術當天,要從早上8點一直工作到23點多,有時還要工作到凌晨。同時還要隨時待命,進行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療。趙玉軍同志在每日繁重的工作同時,仍然擠出時間,不斷更新自己現有的理論知識,不斷把新的技術、更好的療效帶給患者,減輕患者病痛及負擔。自從醫以來,先后于北京安貞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學習冠心病介入診療及心律失常介入診療技術,見證我院心內科介入治療的發展。隨著我國介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我院的心臟介入治療水平的在不斷發展。2012年公派于意大利卡塔尼亞大學專項學習冠心病介入診療技術,他十分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他抓緊時間的分分秒秒,如饑似渴地學習和實踐,每天總是工作到深夜。這一次的培訓,趙玉軍自己用了一個詞來形容:脫胎換骨。這次進修使他增長了見識,提高了水平,也提升了職業道德,收獲是多方面的。他將國外先進的治療經驗、技術及理念帶回國內,使廣大患者能夠接受更優質的治療。同時帶領科室工作人員完成了主動脈球囊反搏支持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慢性閉塞病變介入治療及右心室中位間隔起搏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等多項新技術,使該院心血管疾病診療技術逐步接近省內先進水平。緩解患者病痛,減輕經濟負擔以及改善患者愈后。在趙玉軍同志的領導下,科室每周開展業務講座,組織學習國內外先進指南、臨床經驗,各項工作也正紅紅火火、有條不紊的開展。
趙玉軍同志從醫生涯中,始終刻苦鉆研、修身立德,以高尚的醫德和高超的醫療技術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病痛。他學識淵博、胸懷寬廣,愛崗敬業、勇于奉獻,創造了一流的工作業績!
責任編輯:余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