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無處不在,有你有我
一位普通的70后農電工,參加工作來,常年累月的戶外工作在他身上留下了電力人特有的艱辛痕跡,卻難掩他陽光向上、積極進取本質。
創新無處不在,創新有你有我
——農電一線走出的創新達人

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遇到堵車能不能自動轉向?當電力設備因燒毀造成數據丟失時,有沒有一個類似飛機上的“黑匣子”的東西能記錄保存各種數據?這些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怪異”問題整天在任杰的腦子里不停地轉動。從問題產生、多元化觀點的提出直到問題解決,任杰把這個過程稱之為“水滴咖啡的原理”。
任杰是萊蕪供電公司計量室裝表接電班班長,一位普通的70后農電工,參加工作來,常年累月的戶外工作在他身上留下了電力人特有的艱辛痕跡,卻難掩他陽光向上、積極進取本質。對生活和工作都充滿激情的他,在創新創效的道路上用實際行動彰顯著國網人的風采。因為善于思考、喜歡創新,被工友們稱為“創新達人”。由于成績突出,在“2015年萊蕪市職工技術創新競賽活動大會”做了典型發言,山東工人日報頭版頭條對其創新事跡進行了報道在省內產生廣泛影響。截至目前,已產生創新成果24項,其中獲得3項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多項創新成果獲市級以上獎勵,為公司創造了數百萬元的經濟效益。
創新創效路漫漫 吾將上下而求索
2001年,任杰進入萊蕪電業局成為的一名電費抄表員。驗電、開表箱、復誦、記錄,盡管每天要無數次地重復這些簡單而枯燥的動作,但他做起來總是一絲不茍。工作中,任杰勤奮好學,善于思考,敢于創新,很快成長為一名技術骨干。正是源于對工作的摯愛,讓任杰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創新靈感。細心的任杰發現運行的計量柜體中,電能表的位置距離柜門較遠導致不打開柜門看不到表碼,抄表員在開柜門、關柜門的過程中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怎么想個辦法提高抄表的效率呢?”每次抄完表,任杰都會思考這個問題!叭绻央娔鼙戆惭b緊貼玻璃窗,不開柜門就看到表碼,這樣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睅滋旌螅K于想出了改進的辦法。于是,每天工作之余,任杰開始查找資料,潛心鉆研。經過幾十次的反復設計、修改、試驗,設計出了電能表安裝支架。安裝支架解決了抄表中重復開關柜門大量浪費時間的難題,抄表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從此,任杰與創新發明結下了不解之緣。
“凡是人們沒有想到過的、沒有做過的,你想了做了,就是發明,就是創新;在生活中、工作中碰到過的不稱心、不滿意、不方便,你將它改進了,就是發明,就是創新!比谓苷f,“創新無處不在,創新有你有我!
在給某畜牧養殖廠送電后同事段倫興向任杰抱怨到“這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想帶上點負荷還真難!”。聽到段倫興的抱怨,任杰想起業擴送電中經常遇到的難題—-負荷較小時無法使用電能表校驗儀查接線。回到班里,任杰召集大家進行討論。對問題進行分析,大家把目標確立為制造一個現場能用的負荷。經過多種方案測試,任杰發現家里“熱的快”負荷性質就是阻性,校驗向量圖是標準向量圖,在這個思路下小組成員展開問題辨析。經過反復研討和實驗改進,研制出一款液體式計量專用負荷儀,成功解決了業擴現場負荷較小時無法使用電能表校驗儀進行測試的難題,而且確保計量準確無誤。使用中,他們發現液體式負荷儀存在重量較大攜帶不便且使用繁瑣等問題,又針對性地進行了改進,研制出干式便攜計量專用負荷儀。便攜式計量專用負荷儀獲得實用新型和發明兩項專利.一項項技術創新的成功,給了任杰更大的動力。他們每發現一個技術難題,總會想方設法攻克它,技術創新已成為一種習慣。無數安全生產技術難題在他和他的團隊面前被一一攻破。
2014年秉承“實訓實踐、創新創效、傳承傳播、成長成才”的理念,萊蕪供電公司計量室水滴創新工作室成立。任杰作為實訓室帶頭人,以“創新+實訓”為原則,努力打造“帶頭人+工作室+榮譽展示+大講堂+實訓室”一體化運轉模式。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廣泛開展QC、“五小”、專利申請等創新活動,同時開展各類大講堂、技術比武、技能競賽、員工培訓等,傳承技能技藝,提升員工技能水平。實現了“創新+實訓”的功能。截至目前,已產生創新成果24項,其中獲得3項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多項創新成果獲市級以上獎勵,為公司創造了數百萬元的經濟效益。
雁陣一字行高遠,彩虹七色進萬家
任杰常說“班組是企業的細胞和基石,在班組內要做到精益與減負并行、量與質并重”。為全面提升班組管理水平和隊伍素質,激發工作活力、凝聚智慧力量。任杰帶領大家打造了班組“飛雁團隊”。根據“海闊天空,鴻雁齊飛”的班組建設口號,班組群策群力設計了自己的班組LOGO。標志由裝表接電工作中最為常見的黃、綠、紅、藍四種相色為創作元素,形成一個飛翔的雁陣形象,代表著每個成員都像大雁一樣忠于職守、紀律嚴明,班組整體充滿互幫互助、互相激勵的良好氛圍,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團結一心、不斷提高,一起飛向夢想,飛向更遠的天空。
工作中,任杰帶領大家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為了更好的學習,班組創新發明“七彩法”并融入到培訓工作中,改變傳統的填鴨式被動培訓模式,讓培訓工作更加有意識,有趣味。為促進員工成長,班組采用“四微講堂”。從微視角、微討論、微成效、微專家四個“微小”著力點注重技能的傳承傳播。以點帶面、以講促學的平臺,人人參與、人人備課、人人授課,促進了員工的成長成才。
生活中班組開展安全寄語活動。每人每月書寫一句安全寄語,通過微信、短信形式互相發送,形成了員工相互關心安全的氛圍,共建安全之家;開展生日慶;顒樱T工生日檔案,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共建溫馨之家;建立 “愛心365基金”,提倡大家日行一善,善小常為,幫助困難員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共建溫情之家;設立愛心銀行,全體員工積極推薦身邊的好人好事,存入“愛心365銀行”,提升班組成員的榮譽感,傳遞正能量,共建善小之家。班組建設活動的開展,融洽同事關系,打造團結如一人的“雁陣”,提升班組凝聚力,形成班、校、家一體的氛圍,由于成績突出,2014年被省公司列為首批“班、校、家”文化建設試點班組,班組成果在省公司營銷班組建設工作交流中刊登。通過開展班組建設工作,班組凝聚力和創新力不斷增強,隊伍整體素質和能力明顯增強,飛雁團隊在計量專業工作的土壤上落地生根,在提高隊伍素質,提升班組業績指標、創新創效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愛崗敬業 奉獻無悔
“由于我工作比較忙,確實忽視了對家人的照顧,讓年邁的父母忙里忙外,覺得特別對不起他……”任杰在談及家里的事時,淚珠在眼眶里打轉,感到無比的自責,愧對自己的親人。任杰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經常為了工作而犧牲對家人的照顧的時間!凹依锞拖袷撬囊粋旅館,晚上很晚回來睡個覺,早上很早又走了!逼拮咏洺_@樣嘮叨他,卻絲毫沒有拖他的后腿,總是默默無聞得支持丈夫的工作!八诠ぷ鲿r冥思苦想常常忘記吃飯。我做好飯端過去,熱了好幾次,他才想起來吃?粗莸臉幼,想起來讓人又生氣又心疼!痹趶娏业墓ぷ髫熑胃械尿屖瓜,他沒有請一天假,誰也不知道他加了多少班,沒有統計,只有奉獻。別人都笑他干脆把家搬到辦公室。家沒有搬到辦公室,但是他卻把班組融合成一個模范之家。
每當有人問任杰:“你這么勞累地工作,圖個啥?” 他總是笑著回答:“我什么都不圖,我只是盡我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無愧于計量人!倍嗝礃銓嵉脑捳Z,多么樸實的計量人。
“樸實無華、淡泊名利,樂于奉獻”,這正是任杰工作和生活的真實寫照。他認為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他的地位有多高,財富有多大,而在于他奉獻了多少! 由于成績突出,2012年他備評為“國網優秀農電工”。在公司內多次被評為“公司優秀農電工”。工人日報社頭版、大眾網、萊蕪日報等多家媒體對他的創新事跡多次報道。面對榮譽他說:“榮譽,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它鞭策自己不斷追求進步,不斷完善自我,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它屬于給了我力量和幫助的領導和同事們,屬于為支持我工作而默默奉獻的家人。”在平凡的崗位上,他默默地奉獻著,在奉獻中完善自己的生命,在奉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以踏實和執著的精神展示著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把青春獻給了萊蕪電力事業的建設中,譜寫了一曲無怨無悔的奉獻之歌。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