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永浩參加造血干細胞交接儀式

紀永浩受公司表彰

紀永浩在工作中

紀永浩在造血干細胞捐獻中
紀永浩,男,43歲,淄博雙鳳山水水泥有限公司職工,2015年,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淄博市2例涉外、山東省第1例涉澳大利亞造血干細胞捐獻實現者,曾榮獲“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榮譽獎章、全國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奉獻獎。
紀永浩自從1999年開始就有獻血的習慣,在2013年6月,他在獻血時首次接觸到紅十字會關于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宣傳,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就采集造血干細胞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2014年7月,他接到了山東省紅十字會通知,得知自己與一名7歲澳大利亞籍白血病男孩造血干細胞初篩相合,當時,紀永浩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而且紀永浩當時患有中重度脂肪肝,為了讓身體達到更好的狀態,紀永浩從那時起就開始鍛煉身體,控制飲食,幾個月下來,不但體重減輕了十幾斤,脂肪肝也從中重度變成了輕度。
2015年1月28日,在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紀永浩來到北京空軍總醫院,從29日開始,他每天都要打1到2針動員劑,直到2月2日早上6點半,紀永浩打了最后一針動員劑,其間他只有一次感到骨節酸痛等不適癥狀。2月2日早上8點,紀永浩進入干細胞采集室;8點半,造血干細胞采集正式開始;11點50分,造血干細胞采集完畢。當問起他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感受時,紀永浩笑著說:“沒什么特別的感覺,就像獻了一次血一樣。”雖然捐獻完畢后一切正常,但在剛剛接到捐獻通知時,紀永浩的家人卻是有些反對的。紀永浩的父母都是年過70的老人了,對于捐獻造血干細胞并不了解,思想難免保守,紀永浩就反復向他們解釋捐獻造血干細胞對捐獻者并沒有危害,還能挽救一條生命,終于,父母被他的勸服,就連原本不放心的妻子,也在潛移默化中支持起了他的決定。
2月2日中午,紀永浩成功完成造血干細胞采集。下午3點半,北京空軍總醫院將190ml造血干細胞交到澳大利亞取髓人員手中,至此,紀永浩充滿愛心的造血干細胞將遠赴重洋之外的澳大利亞,去挽救一條7歲的小生命。紀永浩捐獻造血干細胞救助外國白血病患童的義舉,受到多家媒體的關注,淄博日報、魯中晨報、齊魯網、淄博文明網等各新聞媒體對紀永浩的先進事跡進行了跟蹤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轟動。
自1999年起紀永浩同志一直堅持無償獻血,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捐獻,僅2014年就捐獻血小板9次。有時候血站血型告急會聯系固定無償獻血者,每當接到這樣的電話他總是義不容辭。從1999年至今,紀永浩已累計獻血12800毫升,獲得了2010-2011年度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近10年的堅持,紀永浩獲得無償獻血證書可以擺滿一桌子,然而紀永浩始終沒有跟公司和同事提起,直到今年1月份捐獻事宜基本確定,需要請假到北京采集造血干細胞,公司領導問起事情原委,身邊的同事們才知道紀永浩同志10年來堅持無償獻血的事跡。用紀永浩自己的話說,做這些事不圖名、不圖利,捐獻是救死扶傷的好事,通過這樣方式,能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盡一份力,希望自己的實際行動能引導更多的人們加入到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隊伍中來。
在工作中,紀永浩也是一各敬業愛崗、勤奮好學的勞動榜樣,為了促進車間內控成本的降低,在設備上挖潛增效,他把拆換下的損壞設備從新維修、組裝,修舊利廢,節能降耗,每月上報材料計劃時,本著不花錢,花少錢,多辦事的原則,最大限度的減少庫存,無形之中,為車間精打細算,節約不少費用。在工作中他不怕臟、不怕累,凡事搶在前、干在前,多次巡檢發現設備隱患,得到了車間及員工的認可。一次熟料入料皮帶壓帶,剛運來的熟料實測溫度有190度,壓在皮帶上時間長了會把皮帶燙壞,在熟料高溫影響下雖然是夜晚現場的溫度也有高達四五十度,人站在滾燙的熟料皮帶上,堅持十幾分鐘腳就受不了,盡管這樣紀永浩還是不顧一切沖上前去扒熟料,讓熟料皮帶及時恢復運轉。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他用風雨無阻的精神,為避免設備停機,確保生產線正常運轉做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公司和廣大同事的高度評價與認可。
責任編輯:余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