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相髓 愛滿人間
在鄉村教師的“三尺講臺”上辛勤耕耘二十年,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先后榮獲了商河縣“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骨干教師”等光榮稱號。



扈秀花,女,商河縣賈莊鎮賈洼村人,1995年9月參加工作,在鄉村教師的“三尺講臺”上辛勤耕耘二十年,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先后榮獲了商河縣“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骨干教師”等光榮稱號。2015年3月,扈秀花成為山東省首位對意大利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她的感人舉動使之成為了家鄉的榮耀。
樂觀進取,勤勉敬業
扈秀花1995年大學畢業后,便選擇了扎根在家鄉的希望小學,走上教書育人的園丁之路,一干就是二十個年頭。在教育教學中,她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愛心,始終保持高漲的工作熱情,不斷努力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先后獲得了各種成績和榮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也得到家長、教師和上級領導的肯定。在同事們的眼里,扈秀花有著一份積極樂觀的工作態度,任何問題到她的手里,解決起來總是那么輕松愉快,每當接手新入學學生,她總是年級最早開展學生家訪和談心談話的教師之一,率先摸清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后,才開始制定具體的班級管理方案,她所擔任班主任的班級在全縣區組織的統考中總能名列前茅。扈秀花堅持把“愛和奉獻”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貫穿于自己的整個教育工作,她積極的態度也使身邊的教師們受到感染,激發了大家的工作熱情。她曾說“自己要積極樂觀去做好工作的每一件事,讓自己有一個快樂的生活,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教育。”
熱心公益,甘于奉獻
生活中的扈秀花,更是一名熱心公益、甘于奉獻的愛心志愿者。2012年5月,在商河縣紅十字會組織開展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征募活動。在扈秀花看來,白血病患者和他們的家人是全社會都應關注和關心的一個群體,既值得同情又亟需社會幫助,有機會可以采集血樣,哪怕有萬分之一的可能去挽救一個生命,都是義不容辭應該做的,于是她與身邊6名愛心青年教師一同加入了志愿者行列。時隔兩年后的2014年9月,她接到商河縣紅十字會通知,稱她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當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打電話告訴我配型成功,而且還是一位意大利朋友時,感覺自己中了大獎。”扈秀花回憶當時接到電話時的心情說。短暫興奮之后,扈秀花毅然作出了“同意捐贈”的決定,在她看來這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因為加入志愿者隊伍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幫助到別人。
克服困難,挽救生命
2015年3月16日,在扈秀花即將動身前往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采集造血干細胞時,她的腰椎病復發了。時間就是生命,扈秀花當時堅定告訴醫護人員“只要我還能動,只要沒有生命危險,我就一定要如期赴約。”3月18日扈秀花如期乘車前往北京,因沿途腰痛,不得不每一小時停車休息一次,為了不影響捐獻的效果,她始終咬牙堅持拒絕服用止疼藥物。在抵達北京后,扈秀花進行了3天休養并注射了動員劑。經過23日和24日兩天的造血干細胞外周血采集,扈秀花捐獻的270毫升珍貴的“生命之液”被裝入了專用的采集箱,并通過10個多小時的空運送往意大利。扈秀花成為全省首例對意大利捐獻、濟南市第2例涉外捐獻者。她也是山東省第381例、濟南市第2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愛是沒有國界的,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夠給國外患者帶去生的希望。”事后她熱誠地說,“同時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行為,感召更多的愛心青年加入到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的隊伍中來。”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