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路上永不停步
17歲時,他懷揣著夢想來到青島參加工會組織工作。在40多年的工作經歷中,先后擔任紡織工會主席,在原中共臺東區委組織部工作,曾任青島上清路小學、臺湛路小學、廣饒路小學、洮南路小學校長、書記等職。

王學珍(右一)參加青島市公益活動

王學珍(右三)到學校開展公益講座

王學珍(右三)參加青島市創城文明巡訪
王學珍,男,漢族,1931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退休教師。17歲時,他懷揣著夢想來到青島參加工會組織工作。在40多年的工作經歷中,先后擔任紡織工會主席,在原中共臺東區委組織部工作,曾任青島上清路小學、臺湛路小學、廣饒路小學、洮南路小學校長、書記等職。退休后曾任青島市文明巡訪團團長,在退休的20多年里,雖然離開了鐘愛的教育工作崗位,卻始終工作在社會公益崗位上。
扎根學校無私奉獻
1965年4月王學珍擔任青島上清路小學校長。建校初期,學校沒有圍墻、沒有校門,只有一幢三層教學樓和一排平房,卻有著55個教學班和2700多名學生。面對著巨大的困難,他沒有退縮。一輛自行車、一卷鋪蓋陪著他扎進了學校。沒有資金,他帶著老師們親自動手;沒有機械,手推車、自行車齊上陣。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填平了學校里的大溝,鏟平了學校里的土坡,造出了3000多平方米的場地。在此基礎上,他不斷申請資金,到處與社會單位建立互助合作關系。在共建單位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又為學校四周建立了圍墻,建設了校門,使學校成為了一個完整的學校。
進入八十年代,學校被市政府確定為對外開放單位,學校先后與日本、美國等多個國家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實干出人才,上清路小學也先后培養和輸送出21名校長和區級領導。
老有所為為公益獻身
退休后的王學珍始終堅持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信條。剛開始是在教育系統做公益活動。在區教育機關的推薦下,擔任關心下一代協會會長,后又擔任區老教育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工作,積極深入各個小學調研,貫徹教育方針,推廣先進教育經驗。
從2003年起,王學珍的公益之路不再局限于教育系統,而是廣泛地參與到社區、社會中,積極投身到創建文明城市的活動中。從浮山新區的社區文明巡訪團團長,到市北區文明巡訪團,直至青島市文明巡訪團團長,十多年的巡訪活動他沒有完整休過一個節假日。每次的創城活動中,他都是帶領著108個社區的4000余人的市北區文明巡訪團,走遍市北每個街道和社區,深入大街小巷,宣傳創城的意義,檢查糾正不文明之風。從沿海一線的棧橋、中山公園到新建的長途汽車東站,到處留下了他的腳印,媒體稱贊他為“街道里的布衣欽差”、“城市文明的啄木鳥”。
從2006年至今,王學珍先后被評為市北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優秀個人、島城文明巡訪先進個人、青島市文明建設特殊貢獻獎、青島市關心公益事業愛心市民、市北區創建文明城市優秀志愿者等稱號。
現年八十五歲高齡的王學珍老人仍然活躍在公益服務的舞臺上,進入社區學校開展道德講堂的授課,堅持定期組織社區黨員參與各項活動,每年定向幫扶困難居民,為福彩和紅十字機構捐款捐物。他秉承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信念,將在公益道路上一路前行。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