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秤"稱出誠信口碑
薛明輝,1975年11月出生,乳山市建設街便民市場個體工商戶。一個小小的攤點,一把磨得掉了漆的秤桿,撐起了他誠信經營的金字招牌。

薛明輝,1975年11月出生,乳山市建設街便民市場個體工商戶。一個小小的攤點,一把磨得掉了漆的秤桿,撐起了他誠信經營的金字招牌。
薛明輝老家在乳山市諸往鎮,最初在工廠上班,4年前,工廠改革時他下崗歇業在家。家里沒有了經濟來源,于是薛明輝就每天早上從貿易城批發海鮮到便民市場上來賣。
掙良心錢 小薛聲名在外
幾個干干凈凈的大盆,分別放著扇貝、海螺、蛤蜊等海鮮,盆里的水很清澈……這就是薛明輝的海鮮攤位。“他很實在,從不缺斤少兩,我們都愿意從他這兒買海鮮。”看著薛明輝動作麻利地稱著海鮮,經常光顧他攤位的幾個顧客都贊不絕口。
老家乳山市諸往鎮的薛明輝最初在工廠上班,5年前下了崗,之后就每天早上批發海鮮到便民市場上來賣。因為海鮮尤其是貝類的存儲時間短,每天清晨4點鐘,薛明輝都會和妻子一道去收購最新鮮的海鮮,然后放在儲有冰塊的箱子里帶到自己的攤位上。
5年間,為人厚道的薛明輝堅持不缺斤短兩,不耍手段,不摻雜使假,因此,他的海鮮攤回頭客越來越多。“買小薛的海鮮放心。”街坊鄰里都親切地稱薛明輝為小薛,他們說,小薛做買賣誠信、實在,頭天賣不了的海鮮,他都會提醒顧客不要買,有時遇到顧客堅持要購買,他就便宜地處理或者直接送給客戶,因此街坊鄰里買海鮮都認小薛。
“從我這兒買的海鮮,你可以拿到任何地方稱,不夠秤的話,攤子上所有的東西給你都行。”薛明輝坦言,5年來,他也遇到過不少市民懷疑“秤夠不夠”的問題,但每次他都會這樣堅定地回答。他認為,之所以會有顧客懷疑他的秤有問題,是因為的確有些商戶不誠信經營,光想著從秤上做手腳多掙錢。“你通過耍手段多掙人家的錢,心里能舒服嗎?誰掙錢都不容易,要是人家騙你,你心里啥滋味兒?”薛明輝說,不管生意大小,都應該始終堅守“誠信”二字,掙良心錢。
這一點在執法人員口中也得到了印證。“我們在對便民攤點進行巡查管理的時候,常聽周邊的經營業戶說薛明輝實誠,從不在秤上耍鬼。”乳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三中隊中隊長譚剛說。
保證質量 架起互信橋梁
“我覺得小薛做事太誠實了。”每次回想起第一次買薛明輝海鮮的事情,老顧客徐先生都贊不絕口。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天中午,因為兒子、兒媳來家里吃飯,徐先生就從薛明輝那兒買了10元錢的海虹,不料回家煮完發現,海虹肉小且味道不太好,就都扔掉了。當天傍晚,徐先生從薛明輝攤位前經過時,薛明輝主動叫住他退還了10元錢。
“幸虧當時買的人不是很多,都是常客,我都記得,所以我將賣海虹的錢一一退還給了他們。”說起“問題海虹”一事,薛明輝連說十分僥幸。據薛明輝講,事發當天中午,有位女顧客在食用海虹之后,發現有問題,就及時聯系了他,他聞言急忙退還了錢,并當場將剩下的海虹封包處理掉,不再銷售。“雖然損失不少,但做買賣就應該講誠信,不能只顧自己利益,不合格的產品就要處理掉,并要彌補客戶的損失。”薛明輝表示。
李女士在薛明輝的攤位附近經營一家小飯館,有一次從他這兒買了20斤蛤蜊,食用后發現蛤蜊肉太瘦了,而且口感也不太好,就和薛明輝隨口說了一句。“沒想到小薛十分認真地向我道歉,并給予了補償。”李女士對此記憶尤深。
“產品有問題,顧客來告訴我,就證明顧客不拿我當外人,相信我的人品,咱就更要誠信待人,絕不能讓顧客吃虧。”對于顧客的稱贊,薛明輝十分平靜。
贏得越來越多回頭客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比較陌生,生意也是不太好,但不管是大人、小孩來小薛的攤位買海鮮,他都會給夠秤,絕不能讓人家吃虧,慢慢地生意也就好了起來。
薛明輝坦言,5年來,他也遇到過不少市民懷疑“秤夠不夠”的問題,但每次他都會堅定地回答:“從我這兒買的海鮮,你可以拿到任何地方稱,不夠秤的話,攤子上所有的東西給你都行。”薛明輝認為,不管生意大小,都應該始終堅守“誠信”二字,掙良心錢。
“盡管收入也不是太高,但也能夠養家糊口了。我相信,只要我堅持誠信經營,通過自己的雙手掙明白錢,買賣肯定會越做越大的,生活就越來越有盼頭。”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