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式的“好村官”
他任農村基層干部三十年,他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事跡,卻始終懷著一顆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贏得全村村民交口稱贊。他走了,全村176戶村民聚集在他家門口,手捧蠟燭,為他祈福,為他們心中的好人送行。



馬廣會,男,1953年出生,生前系梁山縣小路口鎮殷那里村會計。他任農村基層干部三十年,他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事跡,卻始終懷著一顆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贏得全村村民交口稱贊。他走了,全村176戶村民聚集在他家門口,手捧蠟燭,為他祈福,為他們心中的好人送行。
2014年7月7日,殷那里村幾戶村民的家中忽然停電,他們象以往一樣找到了曾經干過電工的馬廣會,剛剛從鎮上開完會的馬廣會來不及吃飯。就匆忙趕到現場幫著村民維修線路?蓻]曾想,這竟然是他最后一次為村民服務,不幸觸電身亡,永遠的離開了他最愛的父老鄉親。村民懷著悲痛的心情,為馬廣會舉辦了本村有史以來最隆重的追悼會,打出了“好干部馬廣會,一路走好”的挽聯,為他送行。
“不管誰家有事,他都當自己的事辦。就是覺得他人好,我們到現在都還推選他當村干部!”70歲的村民殷廣懷說:“廣會一輩子為村民辦的好事,寫一本書都寫不完……”。馬廣會去世后, 63歲的村民徐長菊想起他對自己的照顧就淚流滿面,12年前,自家的土屋因為下雨,屋頂漏出12個洞,外面下大雨,屋內下小雨。“廣會家里當時承包窯廠,看到俺窮的蓋不起房,他給俺拉來磚和瓦,找來人幫忙,無償給俺蓋起了4間瓦房。這么好的人咋說沒就沒了呢,我這一輩子都忘不了他……”徐長菊手不住地顫抖,激動地說。已故村民劉長起的老伴今年88歲了,是位孤寡老人,每到下雨天,房屋總是漏雨。馬廣會自己花錢買來石棉瓦,找來村民幫助老人加固修繕好危房,讓老人雨天不再擔驚受怕,安度晚年。每當下雨的時候,人家都往家跑,他卻要往外跑,看看村民哪家又漏雨了,他怕萬一房子塌了再砸傷人。
“全村的村民都得到過他的幫助,不是哪一戶。由于天旱,我們農村每年都需要澆地,廣會自己花錢打井,買了灌溉設備,讓村民無償使用……”村民呂昌華說,他的農田和馬廣會緊挨著,每次澆地,不但免費使用水井和設備,馬廣會還搭著人力幫忙。當呂昌華說起這件事,其他村民紛紛表示,自己都得到了這樣的幫助!皫痛謇锏睦щy戶澆地,他連電費都不收,完全免費義務幫忙!這樣的好人上哪里找去?”“他就是焦裕祿式的好干部,我們全村人都忘不了他!”“知道他走了,我們都心疼地吃不下去飯!”村民們一連番激動地表達自己的心情。
前幾年,經常有村民的牛羊被偷,他每天夜里拿著手電一晚上巡邏幾趟。每逢夏秋農忙季節,他總是把自己的活放一放,幫助村里幾位孤寡老人把莊稼收了,把地種上。因為幫助別人耽誤了自家農活,妻子沒少抱怨他,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做法。
馬廣會是個實干的人,他沒有轟轟烈烈的壯志豪言,有的是默默30年如一日的堅守,他微而不弱,平而不凡,堅持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做好每一件事,他幾乎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殷那里村,他用自己的行動成為大家心目中最美的農村基層干部。山東電視臺、齊魯晚報等主流媒體對馬廣會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報道,人民網、大眾網、中新網等三十多家網站對其事跡進行了報道或轉載。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