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老師看望張群一家

王老師與老朋友巧巧合影

王老師家訪
王劍,女,漢族,1979年9月出生,泰山學院附屬中學英語教師。
恪盡職守、敬業奉獻
從教16年,王劍多年擔任班主任,每天早來晚走,關愛每個孩子;工作兢兢業業,無怨無悔。領導對她格外信任,經常讓她中途接手“困難戶”班級,她總是義無反顧,毫無怨言,2012年9月,她剛生下寶寶只有4個月,就毅然接下棘手的排名最后一名的班級,努力付出,全力扭轉形勢,讓落后班級煥發新的生機,讓德育倒數班級變為年級領頭羊,年級前百名從零人次變為最強班,所帶班級連年被評為優秀班級。在做班主任的這幾年中,自家寶寶年齡小容易生病,經常三天兩頭發燒感冒,她每次都是很為難的在孩子額頭親吻他并且安慰孩子,“媽媽晚上一定早回來看你,會陪你玩游戲玩積木的”,結果卻是幾次因為班級里突發情況或是找家長學生談話而耽誤了回家的時間。記得有一次召開部分學生的家長會,中途卻被突然告知孩子發高燒到40度,家里老人愛人著急上火,孩子一直喊著找媽媽,而她卻忍著眼淚將家長會開完才離開學校,因為她不想為了自己而愧對他們,這些面對中考面對人生大難題的家長和孩子,當然她深知愧對自己的孩子愧對家人。她坦言,“之所以幾十年如一日的這樣認真的工作,也源于有一雙支持和教育我的父母還有全力支持我的愛人,所以每天我都付出最大的努力,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事,恪盡職守,用心盡好自己的責任!”
愛駐于心、立德育人
教育事業是愛的事業,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做老師數載,她經常主動并無償幫助落后學生,將學生帶至自己的家中做思想輔導工作以及補習功課,例如小王,小倪,小佳,小龐等等,同時做好飯菜,招待他們,讓他們感受家庭的溫暖和老師對他們的關心,讓他們體會愛的意義。其實這些孩子本性都很善良,但是因為長期缺乏原生家庭的溫暖,所以變得與眾不同,惹是生非,變成別人眼中的“壞”孩子,問題學生。小P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他的父母相繼再婚,身邊只有爺爺關心照顧起居,養成慵懶散的壞習慣,性格脾氣也是飛揚跋扈,王老師跟他主動接觸,經常談心也邀請他一起進餐一起游玩,一個學期下來他對老師格外信任,每天幾乎都要在手機短信中問候老師,同時自己有了任何不開心困惑都會主動跟老師交流,尤其是中考前的籃球特長選拔,他一收到被錄取的通知第一時間向老師報喜,最終如愿進入重點高中,有這樣的學生老師既高興又自豪并且為他的進步感到萬分欣慰。
在最初當班主任的那幾年,王老師和同學們共同組織“保護母親河”活動,捐款數百元,同時出資近千元資助單親家庭孩子小楊順利完成初中學業,家長也是感激萬分。王老師業余也參與義工活動,在2005年—2008年期間每周二都去社會福利院做義工,后來因為家庭原因暫停了活動,后又在2012年重新啟動了福利院的服務活動,連續三年帶領學生慰問福利院兒童,共捐助善款和書籍4000元。在團市委扶貧幫困活動中,她組織班級愛心同學慰問滿莊鎮家中罹患癌癥的張群一家,并捐款2400余元。2013年暑假家訪活動中,王老師冒著暑熱走訪全班47戶家庭,深入家庭了解現狀,并且鼓舞學困生學優生努力克服困難力爭重點高中,最終2014年中考全班同學除一人全部過提檔線,取得優異成績。
從教十幾年來,學生們說王老師是他們的好朋友好師長,從不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從不介意學生的“灰色過去”,鼓勵每一個學生勇敢面對自我,全心全意為學生付出,可以在做任何事時都能第一時間想到那些“非親非故”的學生。老師的每次提醒和談話都是無盡的溫暖,這也是多少年后他們難以忘懷的、學生時代的絢爛色彩。
家長們說她就像知心家人,愛學生就像愛自己的孩子,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習和做人,對孩子很用心,有舍小家,顧大家精神,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好老師。每天叮囑孩子的短信一條又一條,及時看到孩子的情況家長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頭。老師相信每個孩子都有進步空間,并且善于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哪怕是落后生都沒有放棄過,是家長信任的好老師。
鉆研業務,執著追求
多年來努力與同科教師共同學習提高業務,指導備課組年輕教師多次參與市級省級講課比賽并取得優異成績。憑著不斷的學習和對業務的鉆研,她個人在教學和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績,曾獲得市直教學先進個人,市創新課第一名,省優質課一等獎,市新道德班會一等獎,市直優秀班主任,校級優秀教師,市組織部三等功,市優秀英語教學案例一等獎,獲市級兩項課題”英語教學特色模式的研究試驗”和“初中英語閱讀課研究”一等獎,校級課題”中途接班策略探究”特等獎,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學習型教師。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