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嶼萌,女,1980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濟南市育園學校特教教師。
每個人都有夢想,作為教師,孫嶼萌的夢想卻從來都不是桃李滿天下,因為她是特教教師。2003年,她響應國家號召,成為首批“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志愿者,支邊內蒙古。2004年服務期滿回到濟南,進入經七路第一小學,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2009年,她申請調入濟南市育園學校,從此踏上了幫扶殘疾兒童的特教之路。
是老師,更是媽媽
2009年的一天,孫嶼萌帶學生到特教學校開展互助活動。當她第一次近距離見到那些目光呆滯、行為異常的孩子時,心里感到格外驚訝。她看到孩子們張嘴發聲卻說不出話語,有手卻拿不住東西,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同樣是花季少年,他們卻輸在了起跑線上。他們要怎么生活?面對怎樣的未來?她想,比起普通孩子,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與呵護。不久,孫嶼萌做出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決定:向教育局遞交了調職申請。在所有老師都不理解的目光中,來到了現在的學校——濟南市育園學校。從那以后,她就不光是老師,還是醫生、保姆、康復師、心理咨詢師,更是媽媽!讓她牽腸掛肚的寶貝們,智力水平跟普通孩子相比,都比較低。孩子不會吃飯,她就喂;尿了、拉了,趕緊換身干凈的;衣服鞋子臟了,就馬上洗干凈。
她明白,當好一個特教老師,并不是照看好學生就行了。家長們最渴望的,是孩子能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會和人交流,能適應社會。為此,她不停地找竅門、想辦法。
生活自理,雖說簡簡單單四個字,可真教起來,實在是太難了。比方教上廁所,孩子們小手不聽使喚,就從最簡單的教起,先把拇指跟四指分開,再練手勁兒,然后學習捏、拉、提的動作,褲子褪到什么地方,站在便池的哪個位置,怎樣用衛生紙,怎樣沖水……一個常人看來極簡單的事,她得教不下百遍。
不愿桃李滿天下,只愿孩子健康成長
由于聽不懂、記不住、協調能力差,孩子們學東西特難。平時一看就會的事,他們得學一星期、一個月,甚至好幾年。十遍不會教百遍,千遍不成教萬遍,孫嶼萌不停地找竅門、想辦法。
比如教小原說話,她每天教,逮著空就教,可他回應她的只有一個單調的“啊”。小原7歲時,他的媽媽給他寫了一封信:“孩子,你的眼神始終在遠方,你的心在媽媽無法企及的地方,叫我一聲媽媽,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孫嶼萌讀到這封信時,深刻地理解到一個母親的感受,于是,她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一個媽媽的心愿。可教小原說“媽媽”,用了整整三年。三年后的一天早上,她教小原發音,沒想到他竟然破天荒的重復了一聲“媽媽”。孫嶼萌當時一愣,指著他身邊的人又問:“這是誰?”“媽媽。”雖然聲音很小,發音也不標準,卻還是讓小原的媽媽當場淚如雨下,她又哭又笑的喊:“我兒子認我了!他叫我媽了!”看著小原媽媽抱著孩子幸福的笑容,孫嶼萌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并不是單純的照顧和教學,她更是親情的紐帶,她讓孩子的母親看到希望,給殘疾兒童的家庭送去快樂。那一刻,孫嶼萌明白,作為一個特教教師,不能桃李滿天下又怎樣,看著他們一點點成長,被關愛,被呵護,這一切都值。
她愛孩子們,孩子們也愛她。小家伙們最喜歡摟著她比誰親的響。教師節,孩子們很認真的說:“老師節日快樂。”她知道,這一句“老師節日快樂”是孩子們跟著家長一遍遍練了幾個月的成果,對于一群特殊的孩子,一句完整的祝福,對她來說已是最珍貴的禮物。
學生的進步,家長的認可,讓她愿意在特教的路上走得更遠。為了更好地使孩子進步成長,她不停地研究學生、研究教法,摸索出一套獨特的經驗。幾年下來,國家和省市區的榮譽一大摞。不光班里、學校的孩子受益,很多外地的老師,來育園學校學習,也點名要聽她的課。只要他們需要,教案、課件、論文等統統可以帶走。她說:“我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孩子。”
爸爸的最后一句話:孩子,加油!
選擇特教,從起初的家人不解,到后來的全力支持,一路走來,孫嶼萌知道,家人的理解和鼓勵是她最堅強的后盾。每當她遇到挫折,都會想起她的家訓:“愛是可以傳遞的,更是可以放大的。”面對一群特殊的孩子,她傾其所有,可面對家人,她選擇了把眼淚藏在心里。
2010年,孫嶼萌的丈夫被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伴隨多種并發癥。巨大的痛苦折磨著他,身體從140斤瘦到不足90斤,連吃飯、睡覺、行走都成了奢望。于是,照顧老公起居、熬藥敷藥、推拿理療,填滿了孫嶼萌下班后的時間。白天,她在學校為學生盡心盡力;夜晚,她照顧丈夫疲憊不堪。很多人都勸她:“別干了,把自己弄得這么累,值嗎?”孫嶼萌說:“放不下那些孩子,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
2014年6月,孫嶼萌的父親查出肺癌晚期。為了照顧父親,她在學校、醫院和家之間奔波,每天睡不到四個小時。隨著父親病情越來越重,胸腔積水,呼吸困難,不能說話也不能動,每天送飯喂飯、幫助吸痰、排便、按摩擦身……身體的透支讓身體并不好的她暈倒過好幾次。
2015年2月9日是孫嶼萌永遠無法忘記的日子,那一天父親永遠地離開了她。因為癌栓壓迫腦神經偏癱,他已經難以正常說話,去世前,他顫巍巍地抓著女兒的手,努力了好久才說出最后一句能聽清的話:“孩子,加油!”
生活給了她各種各樣的考驗,可她不服輸。克服了種種困難,積極面對生活,更加投入工作。在大家的支持、幫助下,取得了不少成績:獲得全國康復技能大賽三等獎、全國特殊教育大賽三等獎、省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省教科研論文一等獎……今年,她還被推選成為“中國夢”百姓宣講團的成員,在全市進行宣講,并獲得了山東省“中國夢·我們的價值觀”百姓宣講比賽一等獎。獲評為濟南市身邊好人、濟南市責任市民、槐蔭區道德模范。
面對榮譽,孫嶼萌說:“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特教老師。”
教師,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職業。在這個世間,有這樣一群老師,他們不僅是啟明燈,教書育人,照亮前行之路;更是一抹陽光,溫暖著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大愛無言,讓我們為這樣的天使,致敬!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