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靜,女,中共黨員,1931年2月出生,濟南市天橋區工人新村北村畢家洼西社區居民。
雖不是“大人物”,但在畢家洼西社區里說起她,卻是個無人不知的“熱心腸”。多年來,嚴靜幾十年如一日地服務群眾,參與社區建設,雖沒做過轟轟烈烈的大事,卻讓每個受過她幫助的人為之感動,人們親切地稱她為“嚴奶奶”
停不下的腳步
嚴奶奶是天橋區市政公司的退休人員,每月有2000 多元的退休金。可是她對自己十分“吝嗇”,褲子肥了就把褲腰縫起來一段接著穿,吃飯也總是很簡單。除了少部分生活費,大部分的工資都用于幫助別人。社區里誰家有紅白事,她都會去幫忙;逢年過節,她會自發給街坊四鄰送祝福;兒童節時還會給孩子們買學習用品。
除了關心街坊鄰里的生活,社區里的大事小情都落不下她,社區集會上總有她的身影。畢家洼西區社區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式開放小區,配套設施不完善。2012年起,社區居民樓陸續開始接通天然氣。這事兒千頭萬緒,沒個上心的人牽頭忙活,很難解決。嚴靜了解情況后,跑前跑后幫助協調。征求居民意見,通知住戶簽訂協議和辦卡繳費,解決安裝爭議,自己家儼然成了社區通天然氣的“臨時辦公室”。在她的積極協助下,這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2014年,北村社區環衛工作站在畢家洼西社區試點。嚴奶奶作為樓長,義不容辭的承擔起了環境衛生監督員的責任。保潔員清理衛生干不干凈、及不及時,嚴奶奶都會向社區反映。偶爾發現未清理的垃圾死角,她也積極聯系社區或者保潔員解決。雖然監督的“嚴”,可是保潔員們從不嫌嚴奶奶“事兒多”。因為她對保潔員的“嚴”在面上,關懷卻在心里。冬冷時她給燒熱水,夏熱時她給熬綠豆湯。到了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她還自費給保潔員們煮元宵、買粽子、送月餅。甚至她家客廳里還會散放著她從外面撿來的礦泉水瓶,為的只是讓保潔員“賣個喝水的錢”。
作為社區義務文明監督員。她還積極投身全國衛生城市創建工作,天天在社區里穿行,或宣傳講解文明知識、或扶助勸導不文明行為。碰見亂貼亂畫、亂扔亂倒、亂搭亂建的住戶,她總會走上前進行說服教育,動之以理、曉之以情,心平氣和讓對方改正,時不時的還會回訪監督。
2015年,畢家洼西社區成立了“微物業”,發動居民的力量對開放式老舊小區開展物業自我服務。“微物業”啟動那天,嚴奶奶作為首批參與試點的居民樓代表,又出現在了社區服務中心。“微物業”成立后,樓里居民家重需要修水管、疏通下水道、檢修電路時,都會想起嚴靜和社區“微物業”。 跑前跑后中,嚴靜累積的不僅是“微物業綠卡”中的積分,還有居民對社區“微物業”這個新事物和對她的肯定。她和她的“微物業綠卡”一起見證了老社區的新變化。
心系學生的“守護天使”
2010年,媒體報道各地接連發生多起校園安全事故,嚴奶奶得知后,每天早晨7點、下午3點半,她都會戴著紅色袖章到濟南市師范路小學門口“站崗巡邏”,護送孩子們安全回家。師范路小學緊鄰大型農貿市場,人多車多,孩子喜歡追逐打鬧,嚴靜不停地大聲叮囑學生“走路靠邊,注意看車”,還不時提醒經過學校的居民,騎電瓶車時減速慢行,注意孩子安全。就是這樣,三年來,她堅持“執勤”,風雨無阻。
放學了,嚴奶奶又時不時的組織社區里孩子們清理花壇。她說,讓孩子們清潔花壇,意義不僅在于清潔社區衛生,還在于讓孩子們養成愛護公共環境的習慣,更在于讓孩子們從小樹立優秀的社會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學會并堅持自律,時刻做一個“慎獨”、正能量的人。
八旬高齡圓夢的“新黨員”
嚴靜老人心中一直有個屬于自己的“中國夢”,那就是有生之年能夠加入中國共產黨。年輕時她就多次積極要求入黨。退休后,她先后提交兩次入黨申請書。2013年6月23日,畢家洼西社區黨支部召開發展黨員大會。嚴靜一板一眼地宣讀了她的入黨志愿書,支部全票通過接納嚴靜為預備黨員,她終于圓了“黨員夢”。
雖然嚴奶奶是一位八旬高領的“新黨員”,但是她多年來已然用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搭建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她始終堅持服務社區的自我價值追求,遵守社會公德,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為社區居民辦實事、做好事,處處為別人著想,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著自己對黨和群眾的承諾。
入黨以后,嚴奶奶更加重視自己的理論修養了。80多歲的年紀,嚴靜已經看不清報紙上的鉛字。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她關心黨的新聞、關心國家大事的熱情。只要天氣好,嚴靜總是到社區居委會取來當天的報紙,然后在社區廣場上找個人幫她讀報。日復一日,嚴靜的熱情和堅持也帶動了周圍的居民一起讀報、議報。慢慢的,社區廣場上就形成了一個固定的黨報黨刊宣講點。居民們每天圍坐在一起,聽一聽讀報、議一議時政、聊一聊身邊事。居民們在這兒討論的一些有關社區的意見,嚴奶奶也會跟社區居委會反映,成為居委會為民服務的重要參考。
嚴奶奶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眼見著嚴奶奶天天為社區居民忙活,可如果不說,人們很難相信這位精神矍鑠、無私奉獻的老人,身體是那么“多災多難”。
從1991年到2013年,嚴靜因疾病先后動過5次手術:61歲時切除了食道;62歲時切除右腎、輸尿管;79歲時,因著急回家拿紅袖章“執勤”而摔倒,導致股骨頭嚴重受傷在腿內植入鋼釘;2013年4月3日,她又因膽囊炎做了膽切除手術。然而,她從不愿意因為疾病落下為居民服務的機會。出院后沒過天,她就報名爭當社區義工,并如愿成為社區環境衛生監督員。
每次去巡邏、去為孩子們“執勤”,她都會在兜里揣上塊糖。因為她知道自己腿腳不靈便,又有低血糖,怕萬一長時間站立勞累而暈倒了,就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務”了。
用她自己的話說,一身是病,沒有一天不難受,但只要社區里有事情需要她,她就啥病痛都忘了。嚴靜說,“不是工作離了我不行,是我離了工作不行,反正我還能干,那就小車不倒繼續推唄。”
嚴靜老人這種樂觀和助人為樂的精神,感動了畢家洼西區社區的居民,在他們眼里,嚴奶奶就是“活雷鋒”。嚴奶奶的事跡也感動了泉城人民,2012 年她被評為“感動濟南年度人物”。《大眾日報》《新華網》《新浪網》等多家媒體都對她的事跡進行了報道,她的故事讓更多人感動。
現如今,嚴靜依然每天在社區里東轉轉、西看看,依然在門口的廣場上聽新聞,依然為社區居民做她力所能及的事情。她的故事從不曾結束,她在用自己的力量描繪“中國夢”。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