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閆基艷敬老愛老 做200多位福利院老人的好閨女

閆基艷生活照(為福利院老人梳頭)
閆基艷,1958年3月出生,榮成市好運角旅游度假區社會福利中心主任。她視老人為親人,不斷優化服務,切切實實為老人謀福利,確保社會福利中心的老人們度過幸福、舒適的晚年生活。
干凈整潔的大院里,剛剛洗完的床單、被套整齊地晾曬著,陽光下幾位老人圍坐一起有說有笑地擇著菜……這樣安靜祥和的畫面,每天都在榮成市好運角社會福利中心呈現。為了這份美好而默默奉獻的人,就是福利中心的院長閆基艷。
不陪家人陪老人
2013年,剛卸任小學校長一職的閆基艷原本打算享受休閑時光,照顧懷孕的女兒,卻突然接到任務,政府聘請她為好運角社會福利中心的院長,中心共有200多位老人。“當時女兒還有兩個月就要生孩子了,本來想照顧女兒,但既然需要我,我就接著干。”閆基艷說。
陪老人吃飯、聊天,幫行動不便的老人洗澡、換衣服,給老人理發、剪指甲、刮胡須,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端屎端尿……來到福利中心的第一天,閆基艷就和護工一起,投入到為老人的服務中。
福利中心有一位50多歲的精神病患者,對洗澡十分抵觸,無論護工怎么勸都不配合。得知這一情況后,閆基艷親自勸說,幾經周折,他才同意閆基艷給自己洗澡,而這一洗,就是兩年,“我是院長,我為他們做什么都是應該的”。
說是院長,閆基艷還“兼任”了采購員、衛生員、心理咨詢師等多個職務。每天上班前,她都是先到超市選購新鮮的蔬菜、肉食,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和超市方面講價,爭取菜價便宜一些;閆基艷的辦公室里有一個柜子,專門盛放著各類常用藥,對一些有心臟病、高血壓的老人,每天中午吃飯時她都會把藥親自送到老人手里,看著他們吃下去;福利中心有10位老人患有糖尿病,每當菜譜里有含糖的菜,閆基艷都會囑咐食堂給這10位老人另備無糖菜;哪位老人鬧情緒不吃飯或者吃得少了,閆基艷都會去過問,耐心勸導;每位老人生日那天,都會收到一個小蛋糕……
閆基艷的無私奉獻得到了老人們的信任與依賴,如今,一提起閆基艷,老人們就會臉上是笑,“閆院長是好人吶,不嫌棄我們老頭老婆麻煩,我們愿意跟她聊天,有什么事都和她說。”71歲的孫淑花老人說,在他們心目中,閆院長的好怎么也說不完。
用愛護學生的心態來對待老人
“咱們老人有福氣,福利中心把身棲,黨和政府來關照,我們的生活樂無比……”每天中午吃飯前,閆基艷都會帶著老人們唱一首他們自己作詞的《幸福頌》,曲調是老人們熟悉的《打靶回來》,配合著鍛煉手指的手指操,老人們的精神頭有了很大的提高。
當了多年小學校長的閆基艷,嘗試著用對待學生的方式來愛護老人。
為了培養老人們積極健康的心態,閆基艷成立了一個委員會,選擇有愛心、有責任心的老人擔任成員,每月20日召開會議討論相關事務,聽取老人們的意見。每個月推選幾名老人之星,將照片張貼在光榮榜上,“我們的老人之星包括和諧之星、勞動之星、衛生之星、愛心之星等等,有了這個評選,大家日常表現都很積極,有時候評選不上還會來問我,怎么不選我。”閆基艷笑著說。
為了提高服務人員的責任心,閆基艷每半個月就會組織老人對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進行一次民主測評,測評結果直接與每月的工資收入掛鉤。
閆基艷有一個小本子,密密麻麻地記錄著福利中心每個月的收支情況、老人間的相處情況、到市里開會的情況、評選的老人之星,以及下個月的工作計劃等等。閆基艷說,這也是她做校長時養成的習慣,“做個記錄,自己心里才有數”。
為了豐富老人們的生活,除了必備的活動室、音樂室、棋牌室等,閆基艷每個月還會定期開展三次聽書聽報活動,為老人們朗讀時事新聞、健康知識。
同時,為了讓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村老人有事兒干,閆基艷還帶領身體健壯的老人們將福利中心旁邊的荒地開墾了出來,種上小麥、玉米、花生以及白菜、蘿卜、韭菜等各種蔬菜,“老人基本上都來自農村,種了一輩子地,閑不住,有地種他們就高興”。
兩年的開墾,原先的荒地已經變成了四十畝良田,而有了活兒干的老人精神頭也足了,“既鍛煉了身體,又收獲了糧食和菜,多好啊。”說到地里的事,菜園子“三大負責人”之一的孫家元老人來了精神。
如今,福利中心的老人們吃得好、住得好,他們說:“雖然我們沒兒沒女,但是福利中心就是我們的家,閆院長就是我們的閨女”。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