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忠誠鑄就閃亮人生
——記慶云縣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黃平亮
黃平亮,1967年出生,中共黨員,慶云縣檢察院副檢察長。
黃平亮,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錚錚男兒,一位無私奉獻在執法辦案一線的普通檢察官,一位視事業為生命的優秀公務員,一位歷經病痛折磨卻能笑對人生的頑強斗士,一位新時期德州政法戰線先進群體中的杰出代表。他用堅守和努力抒寫著公平正義,用精神和力量鼓舞著姐妹兄弟,用事跡和真誠感動著齊魯大地。
“工作是第一位的”
2007年6月12日8時,因病不得不停下手中工作的黃平亮,被推進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普外科的手術室。主刀醫生在切開他的胃組織的那一刻驚呆了:胃里的腫瘤已經大面積擴散,只單純切除腫瘤已經毫無意義,唯一的辦法是將胃全部切除。醫生痛惜地感嘆到:“病成這樣才來動手術,真是干工作不要命。”
2006年4月,在辦理一起商業賄賂案時,黃平亮帶隊去沂水縣執行抓捕任務。他們晚上10點出發,第二天早晨到達后,他先讓同志們去吃飯,自己卻一個人在犯罪嫌疑人住所附近蹲守。因為吃飯不方便,水也喝不上,胃痛不時地侵擾著他,臉上不停地流著冷汗。同志們實在看不下去了,勸他去醫院好好查查,可他仍然咬緊牙關堅持著,說:“工作是第一位的,等抓著人再說吧。”可當他們帶著犯罪嫌疑人安全返回后,黃平亮卻又立即組織干警制訂開了審訊計劃。
“平亮早就察覺自己可能得了大病,他胃疼過后大便總發黑,因為父親患有癌癥,他懂得這方面的常識。可是一忙起來,他能忍就忍,根本顧不上去醫院。”黃平亮的妻子心疼地說。
“唯有更加努力工作才能回報組織的關愛”
黃平亮病倒后,省、市檢察機關及縣委、縣政府領導對他的身體非常關心,并多次到醫院和家中慰問。對此,黃平亮一直念念不忘:“是組織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唯有更加努力工作才能回報組織的關愛。”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2007年10月29日晚,黃平亮在濟南做完6次化療后出院了,此時的他從住院前的75公斤降到55公斤。出院時,醫生囑咐他一定要注意休息,否則很容易導致病情復發。可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出現在辦公室里。
“平亮手術后精神狀態和原來一樣,得這么一場大病從未聽他說過一句泄氣的話,工作勁頭一點也沒有減。”同志們一致評價。2008年在辦理一起瀆職侵權案件中,因該案影響大,涉及人員多,工作量大,他就始終盯靠在辦案一線,根據案件情況和嫌疑人實際制定縝密的偵查計劃和審訊策略,及時組織辦案人員調查取證,并和辦案人員一起加班加點。同志們擔心他身體吃不消,都勸他休息,但都被他拒絕了。案件成功偵破,他卻又一次累倒了。
“我寧愿倒在工作崗位上,也不能在病床上度過余生。”手術后,他從沒有因自己的身體耽誤過工作,他所帶領的反瀆職侵權局始終是全市反瀆工作的一面旗幟。
“職務的提升使我倍感壓力”
干一行、愛一行,管一行、精一行。這是黃平亮對自己工作提出的要求。2008年6月,黃平亮被組織上提拔為副檢察長。面對新的崗位和任務,他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為盡快熟悉分管工作,他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有關業務知識,在很短時間內就對分管工作有了較為全面地把握。他說:“職務的提升使我倍感壓力,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領導水平,在新的崗位上做出更大的貢獻,才能不辜負領導和組織的信任。”付出終會有收獲,在全市檢察系統對口評比中,他分管的四項工作2009年全部進入全市前五名,2010年全部進入前兩名。
由于工作高度緊張,黃平亮身體經常上火,自2009年以來,腸梗阻就多達10余次,連飯都不能吃,腸梗阻時連續疼痛時間最長達到13個小時之久,每次掛五六天的吊瓶才能恢復。盡管如此,在全市土地專項資金調查工作中,任專案組副組長的他先后轉戰4個縣市,初查案件10件,詢問被調查對象70余人,形成調查材料150余份,最終圓滿完成市院交辦的任務。
由于工作成績突出,他先后被授予“全國模范檢察官”、“全國檢察機關十佳反瀆局長”、“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省優秀共產黨員”、“齊魯時代楷模”等榮譽稱號,先后25次立功受獎。
責任編輯:余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