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踐行承諾
27年艱辛歷程,他用自身的奮斗拼搏將企業改革一步步向前推進,把一家單純的民營企業做成社會化的大型綜合制藥集團,實踐著“沒有自己,唯有企業”的改革諾言。
用生命踐行承諾
——追記魯南制藥集團原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趙志全

人大代表調研日志

趙總和科研人員在一起交流技術研發心得

趙志全同志工作照

趙志全同志深夜辦公

思索企業發展

趙志全在人民大會堂出席全國人大十屆三次會議
趙志全,男,1956年出生,臨沂市費縣人,生前為魯南制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27年艱辛歷程,他用自身的奮斗拼搏將企業改革一步步向前推進,把一家單純的民營企業做成社會化的大型綜合制藥集團,實踐著“沒有自己,唯有企業”的改革諾言。
對改革發展的承諾:建設沂蒙山區優秀企業
1956年,趙志全出生在費縣的一個農民家庭。1982年,他從山東化工學院畢業后回到了沂蒙大地,分配到了當時的郯南制藥廠。1987年10月25日,在承包制風靡全國的背景中,郯南制藥廠成為臨沂地區首家公開招標承包經營的試點對象。年僅30歲的趙志全一舉中標擔任廠長。很多人想不通,為什么趙志全會選擇這個倉庫原料僅能維持3天,人心渙散,瀕臨倒閉的小廠子,而不是在更大的舞臺發揮自己的才華。在競標書上,唯有他提出“當年扭虧為盈、實現利潤20萬元”的目標,“到1991年實現產值1000萬元、利潤120萬元”,這個在當時看來,猶如“白日夢”般的軍令狀。
1996年12月,為了拓展、開辟市場,趙志全帶領業務人員馬不停蹄地輾轉全國,與專家、醫生交流,了解市場,分析研究市場。最緊張的時候,他九天時間跑遍了東北三省18個城市。決戰到了最后的關鍵時刻,不慎腿部骨折的趙志全硬是坐著輪椅,讓工作人員推著上了飛機,到市場前線召開決戰的總攻會議。
在他的帶領下,魯南制藥發展為凈資產60億元的大型綜合性制藥集團,2014年上繳稅金8.2億元。
對員工的承諾:為員工創造美好生活
從1985年到2005年,他一直住在僅40多平方米的宿舍樓里,廠區拆遷后才搬到企業的公寓樓里。目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公共租賃住房3207套,解決了員工的住房問題。解決了包括子女入托、入學、取暖、天然氣等問題。公司還為員工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含羽毛球館、綜合游泳館和標準跑道、足球場在內的體育廣場,為職工開展業余文體活動提供了有效的平臺支撐。
對科技創新的承諾:精益求精 做質優價廉的放心藥
2001年以來,魯南制藥平均每年科研經費的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都在7%以上。僅2005年到2014年,科研經費總計就達18.25億元。
如今,魯南制藥集團擁有博士20余人、碩士600多人。在諸多科研人員的齊心協力下,集團在科研創新上碩果累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省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20項、獲得授權的專利452項,授權專利數量居國內醫藥企業第二位,科技創新成為魯南制藥集團發展的不竭動力。
對社會的承諾:造福社會 創造美好生活
“企業家做小了是為自己,做大了就是為社會。”他以企業家實業報國的胸襟和情懷,公而忘私,奉獻社會。?
2002年夏天,沂蒙山區大旱,一些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一度發生困難,費縣上水連峪村村民李勝利來找趙志全反映情況。沒過多久,趙志全就為上水連峪村打了一口深水井,建了三個攔河壩,徹底解決了村里的用水問題。27年來,趙志全捐資助學200多人,在扶危救困、捐資助學、打井修路、抗震救災中踴躍捐款捐物,累計近億元。
趙志全雖離我們遠去,但他一心為改革、一心為群眾的崇高品格,在沂蒙人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他是新時期沂蒙精神的杰出代表,推動著沂蒙人民在改革創新的大道上奮勇前行。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