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天平,男,1965年3月生,壽光市杰愛菲利普電動車超市經理、臺灣見誠自行車濰坊地區總代理。
作為商人,他始終堅持誠信經營的理念,憑借著活絡的頭腦,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作為普通市民,他致富思源,熱愛公益,扶危濟困,愛心助學,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幫助他人,快樂自己”的樂章,先后被評為“壽光好人”、“濰坊好人之星”。
做代理,“信”字當先,超值服務贏好評
朱天平自2002年自主創業至今,他的門店幾乎年年都被評為消費者滿意單位、放心消費滿意單位、售后服務最佳品牌等。十幾年來,他一直致力于環保新能源電動車的引進、推廣。經營中,他始終堅持誠信經營的理念,在業內留下良好口碑。
“我們不會過度承諾,但會超值服務。”這是朱天平一直信奉的經營之道。他的超值服務,還常常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有天中午他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自己買的菲利普電動車壞了,問能不能過來給她看看。放下電話后,他立即開車趕往消費者所在地濱海經濟開發區。“經過一番查看,我發現并不是電動車壞了,而是她忘記打開電動車上的保險鎖。”這位消費者非常感動,在之后的日子,這名消費者幫他推薦賣了26 輛電動車。在朱天平多年的經營中,像這樣的“收獲”還有很多。他常說,“ 誠”是一種品格,“信”是一種評價,作為經營者,自己就要做一個時時踐行誠信的人。也正是因了誠信,他與許多用戶成了特別要好的朋友。
萍水相逢,一次愛心救助了一個家庭
“大哥,過年了,我帶孩子來看看你。”采訪時,正巧遇上從萊州趕來的于起明,他專程趕來看望朱天平。入座一番交流后,才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我和朱大哥的交情要從2009年說起,那年我妻子查出癌癥,給妻子治病需要很多錢,欠總部10萬多元的貨款還沒有支付,我一籌莫展,無奈之下我想起圈內公認的熱心人朱大哥,于是給他打了一個電話。”
電話接通了,朱天平聽到電話那端傳來一陣哭泣聲,在他的再三詢問下,于起明才向朱天平道出原委。聽完后朱天平說:“貨款你別管了,我負責,你先給妻子看病。”放下電話,朱天平失眠了,他決定幫幫這個年輕人。“為了給妻子治病,小于把專賣店都盤出去了,他身上這種責任感讓我很感動。”朱天平替于起明支付了貨款后,放下自己店中的生意,多次陪于起明夫婦倆到濟南、北京找專家治療。
2010年,于起明的妻子帶著遺憾和不舍離開了,面對因為治病欠下的三四十萬債務、兩個尚幼的孩子,于起明情緒非常低落。朱天平知道后,帶上妻子開車去了萊州。“一個男人帶著兩個孩子,既當爹又當媽,日子可想而知,以后他們的日子怎么過?”臨走時,朱天平給于起明留下1萬元錢,依舊不放心,但凡有時間他總會給于起明打電話開導他、鼓勵他。
“考慮到沒有資金,朱大哥給我出主意讓我做食品行業,投資不大,能維持基本生活。”于起明說,為了讓他的食品店順利運營,朱天平給了他3萬元作為創業基金,連欠條都沒讓打。“之前我倆真沒有太深的交情,但我沒想到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朱大哥拉了我一把,這輩子我都忘不了。”說起朱天平對自己的幫助,于起明眼睛濕潤了,在他心里,朱天平雪中送炭的善舉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也讓他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感恩社會,揚愛心全家總動員
這些年,生活中的朱天平一直在向周邊傳遞著正能量,對待員工更是如此。“每月月底發工資時,我都會給員工們開會,主題就兩個,一是感恩,二是責任。讓他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朱天平不僅自己熱愛公益,還教育家人都熱愛公益事業,妻子有時在路上聽到有需要幫助的人,她會立刻買上東西去看望別人,朱天平的女兒、岳母也經常參與公益活動。
“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有困難的人,是我最欣慰的事。”“平時少請一次客,就能多做一件好事善事。”一串串的數字記錄了朱天平的一次次愛心善舉:2008年汶川地震,他個人捐款2000元;2010年為寒橋小學貧困生捐款捐物一宗;2015年,牽頭組織開展了幫扶堅強少年劉樹銳活動,募集了2萬元的錢款和物資……
近期在壽光市慈善總會的協調幫助下,朱天平設立了壽光市首家個人幫扶基金、成立壽光市朱氏幫扶基金會,為今后幫扶社會弱勢群體和失學兒童提供幫扶資金保障。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