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程貴超樂當義務投遞員43年



程貴超,男,59歲,臨沂市莒南縣經濟開發區南石橋村村民,自幼雙目失明的他,自1972年起,義務為村里送信送報,今年已經是第43個年頭。
程貴超兩歲時因發高燒導致雙目失明。雖然自幼眼睛便看不見,但他卻一直想“做一點真正能幫助別人的事”。1972年,程貴超剛剛16歲,當得知郵局送來的信件都放在村委辦公室,村民不及時領取有時就會耽誤事,便向村里提出:幫鄉親們把信件送到家。再三表過決心后,村里終于同意了他的請求。
就這樣,程貴超正式成為村里的義務“投遞員”。每天上午,在村委大院,郵局的郵遞員送來全村需要投遞的報刊、信件,把這些報刊、信件的收件人一一告訴程貴超之后,再按照順序把這些報刊、信件一份份依次排好,裝進程貴超的背包里。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后,程貴超一天的投遞工作就開始了。
對常人來說,送信送報輕而易舉。但對看不見的程貴超來說,卻是一件充滿困難、甚至危險的事。剛開始時,由于村里路面坑洼不平、房屋排列無序,程貴超沒少受罪,掉進河里、撞到墻上、被石頭絆倒是常有的事,胳膊上、腿上、臉上經常舊傷未好又添新傷。最嚴重的一次,他到村民家查一封重名信,被鐵門的門鼻撞傷了眼睛,血順著臉直往下淌。鄰居們把他送到縣里的醫院打了兩天吊針,他回家又躺了20多天才好。村委和鄉親們都勸程貴超別干了,可他卻憋著一股子勁頭決不放棄;“俺能為村里做的不多,這份差事俺一定得干”。
就靠著這一股勁,程貴超沒有停下腳步。村里的角角落落,大到一間房,小到一棵樹,都被他用腳一遍又一遍地“量”過。漸漸地,他的大腦里形成了一幅無形的“地圖”。哪里是溝、哪里有河,程貴超都能用腦“看見”。憑著記憶和感知,他就能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摸一下大門上的門環,程貴超就能準確地說出這是哪家哪戶。
43年間,數十萬信件、報刊,經過程貴超的手一一送到了村民手中。程貴超送信送報,總是認認真真地把每一封信、每一份報刊穩妥地遞到村民手中,從不因為村民家中無人就把信件往門縫里一塞了事,有時一天要往村民家跑兩三趟。全村700多戶人家,誰家訂了什么報刊、誰家外出的孩子經常來信……程貴超如數家珍。
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村里的信件、刊物也減少了。近幾年父母雙親相繼去世,程貴超平時多了一些空閑時間。他便在每日送完信件、報刊后,主動到村委去,做一些鄰里糾紛的調解和計劃生育的宣傳工作。
程貴超先后被評為全國、全省“自強模范”,省、市殘疾人先進個人,全縣十大杰出青年,他還代表縣里的殘疾人群體,參加了省殘疾人聯合會的代表大會。面對榮譽,程貴超說:“能為村里做點事、出點力,就證明俺這輩子沒白活。”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