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蘆繼紅,女, 1956年11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濟南市歷城區全福街道煙廠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蘆繼紅20歲入黨,黨齡已經達到39年,從事社區工作也近20年,這么多年來她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從社區居民迫切要求解決和關注的問題入手,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做好事,成為了群眾的貼心人。她憑著一股韌勁、憑著膽識與智慧克難奮進,不斷開拓社區建設的新局面,打造出煙廠社區的優質服務品牌,成立了全省首家“銀齡之家”,開辦了免費的暑期“陽光快樂課堂”,省市多家新聞媒體曾給予宣傳報道,她用創新思路引領社區工作走向新的發展道路,在平凡瑣碎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業績,2007年被推選為歷城區人大代表,多年來一直被街道和企業評為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她所帶領的居委會也歷年來被授予先進社區和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群眾利益無小事 百姓冷暖要記心間
“群眾利益無小事,百姓冷暖要記心間”。這就是蘆繼紅書記工作的口頭禪,多年來她也是一直這樣做的。在擔任書記、主任以來她始終把居民群眾的利益當成最重要的事情,溝通上下,協調左右,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居民家的自來水管漏水、下水管道堵塞、孩子無人照料、老人行動不便、調解夫妻矛盾等等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都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無論上班還是下班、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平時還是節假日,只要有人找到她或是打一個電話,她保證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問題馬上就能得到解決。
蘆繼紅特別注重對弱勢群體的幫扶,她經常深入居民家中走訪,掌握詳實的第一手資料,時常與居民群眾談心,鼓勵失業下崗群眾轉變觀念,面對現實,以積極的態度實現再就業。組織下崗職工參加市、區、街道等舉辦的技能培訓班和招聘會,使他們不斷提高素質和技能,努力為失業居民提供方便創造條件,大力扶持自主創業17人。她利用社區資源與轄區單位積極協調,推薦、招收錄用失業下崗人員50余人。通過多年不懈努力,共使100多人走上了新的就業崗位,他們臉上露出了笑容,家庭也充滿了歡樂,這也為煙廠社區打造充分就業和諧社區奠定了基礎。
蘆繼紅為解決社區高齡、空巢、獨居老人的問題,她多次召開兩委會議進行討論研究,得到各級領導的鼓勵和支持,通過與轄區醫保辦、醫院、物業、能源管理等部門協調研究后,成立了全市首家“銀齡之家”。為社區70歲以上老人提供健康、生活等方面的服務,特別為獨居、空巢、老齡老人提供健康指導、免費查體及生活代理服務:代購水、電,免費維修等,對特殊老人,居委會成員實行包戶制度,為他們提供服務熱線,發放便民服務卡,一對一提供上門走訪服務,兩年來共為156位老人免費查體,建立了健康檔案,走訪、服務200余人次。
為解決寒暑假期間社區里孩子們的教育管理問題, 2009年蘆繼紅積極與轄區學校及企業領導探討協商,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將學校課堂搬進社區,與轄區學校共同開辦了“陽光快樂課堂”,對社區小學生進行公德意識、安全教育、動手實踐和學業課程的免費輔導,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共性,與學校教師制定出科學、系統、有趣的教學內容,采用生動、靈活、直觀的教學手段,解惑答疑,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得到了社區居民及企業領導的一致好評。
兩次患癌 兩次回歸
對于蘆繼紅來說,2008年或許是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年。那一年,她得了場大病,見證了一場真情,做了一個重要決定。
2008年秋,美國白蛾肆虐成災,各社區吹響了防治美國白蛾的“集結號”。那個時候,蘆繼紅已經患病,身體不適,需要多休息。可她不顧醫生和家人的勸阻,堅守在消滅白蛾的第一線。2008年10月底,蘆繼紅千方百計為社區的4個宿舍跑來了70多萬元安裝監控的錢,但萬萬沒想到,事還沒辦成,病情加重,醫生診斷結果是宮頸癌。患了癌癥,對于任何人來說也許都是一件晴天霹靂的事,蘆繼紅也不例外,“我當時也是蒙了,但就幾分鐘,之后我想害怕也治不好我的病,就要求大夫將病情如實告訴我本人,因為我好安排我自己的事。”
蘆繼紅要安排的并不是自己家的事,而是她沒做完的社區工作,臨住院之前,蘆繼紅在居委會辦公室將工作移交給同事,并要求同事不要將她生病的事告訴任何人。然而,沒有不透風的墻,來居委會辦事的居民找不到蘆繼紅,得知了她患病的消息。于是,煙廠宿舍十幾個已年過半百的居民冒著風雪前往腫瘤醫院看望蘆繼紅,半躺在病床上的蘆繼紅看著居民送來的滿滿一桌子的飯,看著身上、頭發上、眉毛上沾著雪花的居民,愣了幾秒鐘,隨后眼淚奪眶而出。從得知自己患病,到做完手術,這是她第一次哭:“就是那一刻,我下了決心,只要能再回到崗位,活一天干一天,好好為我們居民服務。”住院三個月后,蘆繼紅就出院,不顧親朋的勸阻,馬上回到了工作崗位。
去年,蘆繼紅患甲狀腺結節,做了手術,身體只能靠藥物調節內分泌,而她做完手術才一個星期就上班了,按照醫囑,需要一個月會去復查一次,因為社區創衛忙,蘆書記一直拖到三個多月才回去復查,回去復查也是因為感覺到頭暈難受,結果復查的數值超標一倍多,連大夫都替她著急。今年5月8日,蘆書記因為嗓子發炎,輸水了5天,結果炎癥一直沒下去,后又上吐下瀉,去了醫院,大夫囑咐一定要休息,結果第二天,蘆繼紅又到了工作崗位上。蘆繼紅這種對工作的執著,讓蘆繼紅也深深得到了居民的認同。我們煙廠社區上至七旬老人下至十歲孩子,都知道社區有個熱心“姐們”,都會說“誰家有事找姐們”!她就是這樣每天忙碌在社區,為群眾解決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為社區的發展做著無私的奉獻,贏得了居民群眾的尊重和信任。
不想當先進 只想當第一
20多年來,蘆繼紅和社區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在社區這一平凡的崗位上,嘔心瀝血,默默奉獻,傾注著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她面前,總有干不完的工作,在她身上總有使不完的勁。提起居委會,居民就會想到她,想到她每天在社區忙碌、瘦弱的身影;想起她帶領防汛隊員冒雨巡查院內積水情況,用沙袋封堵被水淹的社區大門和樓宇單元門的身影;想起她給舞蹈隊糾正動作的身影;更想起她為孤寡老人忙前忙后解決生活困難的身影。
“老百姓找你,那是信任你,什么該干不該干,老百姓的事都該干!”蘆繼紅說。她開通了“姐們熱線”,開辦“陽光快樂課堂”,成立“天翼之家志愿者服務隊”,她忙得不亦樂乎。“干社區工作,我不想當先進,只想當第一。”
蘆繼紅將社區的“千條線”穿進居委會這“一根針”里。難能可貴的是,無論難事、易事,她對待工作認真的態度始終如一;無論病痛、挫折,她始終向居民弘揚“正能量”。這些都讓居民感受到了社區中濃濃的歸屬感和安全感,促進了社區的和諧,她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榮登2015年度“濟南好人榜”。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