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小之星傳遞正能量
邱永平,男,56歲,中共黨員,國網淄博供電公司高新客戶服務分中心辦公室主任,第五屆全市道德模范提名獎、曾獲“共青團山東省委最佳團支部書記”稱號;2次被山東省電力公司評為“先進生產者”;多次被淄博供電公司評為“先進生產者”、“優秀共產黨員”;獲得過淄博市市政府頒發的“建設淄博”二等功。

邱永平,男,56歲,中共黨員,國網淄博供電公司高新客戶服務分中心辦公室主任,第五屆全市道德模范提名獎、曾獲“共青團山東省委最佳團支部書記”稱號;2次被山東省電力公司評為“先進生產者”;多次被淄博供電公司評為“先進生產者”、“優秀共產黨員”;獲得過淄博市市政府頒發的“建設淄博”二等功。
百善孝為先,這是一句古話,也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深植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二十四孝”更是已經成為孝行的指南針。“孝老愛親”,簡簡單單四個字,卻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得是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
國網淄博供電公司高新客戶服務分中心的邱永平,1978年參加工作至今,獲得榮譽如數……每一項榮譽都分量十足,但最讓人尊敬的是他的“孝老愛親”的高尚道德。
德,是中國人評價人的第一標準;孝老愛親又是德行中的第一位。邱永平一家六口四代同堂,其樂融融,令人羨慕。作為一家之主,邱永平上養岳母下撫兒孫,一肩挑起了男人最大的責任,無愧于丈夫、女婿、父親、爺爺這些神圣的稱謂,也真正做到了“孝老愛親”。
對待岳母如親娘
邱永平的岳母譚玉梅老人現已88歲高齡,她能得以頤養天年,很大的功勞屬于邱永平,提起自己的這位女婿,她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2005年,一次意外,時年78歲的譚玉梅老人摔倒在地導致尾骨骨折,無法站立。邱永平得知后,第一時間趕到她家中,背著老人家去了中醫院。在老人住院的那段時間,邱永平幾乎是每天都去看望,一周有三四天晚上還要陪護,悉心照料著老人,而且醫藥費全包了,沒讓老人花一分自己的退休金。起初醫院里的護士看到邱永平跑前跑后,又是送飯又是護理又是交款,還以為他是老人的親兒子。得知他是老人的女婿,紛紛對他豎起來大拇指,說道:“這個女婿比親生兒子還孝順!”
老人病愈出院后,邱永平把她接到自己的家里,和妻子一起贍養老人,讓老人安享晚年。至今老人仍然住在邱永平家里,已經有十年的時間。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對一個人來說,十年的時間很長,可邱永平卻十年如一日的細心照顧疾病纏身的岳母,把她當做自己的親娘來贍養。
從那次骨折之后,譚玉梅老人落下了病根,一到換季或者陰雨天就會腰疼,一年四季有一半的時間需要貼膏藥,邱永平是三天兩頭去藥店買藥,連藥店的人都認識他了。每次的醫藥費都是全部自己掏,可他沒有一句怨言,依然風雨無阻,按時把藥買回來。老人的血管不好,每年需要打兩次針沖血管,由于老人腿腳不便,無法去醫院,每次都是邱永平把醫生請到家里,打上針之后,他在一旁照料著。
為讓老人每周能呼吸到新鮮空氣,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放松心情,隔三差五邱永平會推著她去附近的公園轉一轉。如今譚玉梅老人已經88歲高齡,在邱永平夫婦的贍養下,身體還很硬朗,這對老人來說是福分,對我們來說則是榜樣。
十年間,邱永平悉心照料著老人,衣食住行全包,卻沒拿老人一分錢,試問又有幾個親兒子能做到這些呢!
兄弟團結令人羨慕
兄弟如手足,兄弟,不僅能共享福,更要共患難。親生兄弟,從小到大,不僅僅是一種陪伴,更是相扶相攜相互支持的血緣關系。俗話說,兄弟一心其利斷金,不過社會上兄弟反目的案例也不少。兄弟之間不可能沒有分歧,兄弟間的團結是相互付出相互包容換來的,靠的真心。
邱永平家有兄弟四個,他排行老三,雖然父母已去世多年,兄弟四人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可兄弟四人并沒有因此而疏遠。還是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有困難大家一起解決,有喜悅大家一起分享。雖然是四個家庭,卻是同一個家。
一年之中,有不少節假日,每一個節假日,無論有多忙,邱永平都會抽出空閑組織一次家庭大聚會,基本上每次都是由他來張羅,十五六口人在一起其樂融融,十分熱鬧。家是什么,家就是把兄弟姊妹們融合到一起的地方,正因為邱永平心中有家的觀念,感恩家的存在,才做著一份又一份的努力。
當然,維持兄弟們之間情誼的,不是聚會,而是一顆真心。聚會只是為了更好的溝通,真心才是兄弟情深的法寶。兄弟四人的感情之深,令人羨慕,這是他們一起走過無數風風雨雨換來的。如今邱永平四兄弟的年齡越來越大,時間的沉淀更讓他們懂得兄弟感情的可貴。只要一家遇到了難題,其他三人第一時間趕到,各種幫忙,因為他們懂得:兄弟一心,其利斷金。
邱永平是一個大氣的人,是一個很看重感情的人。有時候侄子侄女們遇到什么了問題,需要什么幫助,只要他知道了,必然會盡最大可能的幫助他們。他經常說,作為長輩,多給孩子們講講自己的經歷,這些比給他們金錢之類的幫助更大。
幾十年間,兄弟四人都很感恩,感恩他們的父母,每一年父母的忌日,兄弟四人都會一起回老家給父母上墳,從來沒有間斷過,也從來沒有哪個兄弟缺席過。他們父母的在天之靈看到兄弟如此團結,一定非常欣慰。
這么多年過來,邱永平四兄弟經歷了很多很多,他們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深,越來越團結,別人提起時,總會豎起大拇指稱贊,羨慕之情溢于言表。
搶著和他做鄰居
一個人的道德,不僅僅體現在與家屬親戚之間,也體現在與周圍鄰里之中。城市的高樓里,上下左右的鄰居來自五湖四海,各有各地個性各有各地習慣,搞好鄰里關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的關系更能表現出一個人人品的高低、人緣的好壞。
鄰居們說起邱永平,都是一口的稱贊,沒有背后說他不好的。很早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淄博供電公司職工分房子的時候,職工自己選擇樓層樓號,先到先得。可有一位退休老人一直在觀望,遲遲不選。邱永平選完之后,那位老人隨后就選了,跟邱永平正好是對門,他說:“咱就和小邱住對門。”可見邱永平的人緣有多好。
1978年,邱永平自參加工作以后,換過不少住的地方,令他自豪的是,他從來沒有和左鄰右舍發生過任何的糾紛,鄰里之間相處的非常和睦,很多鄰居已經和他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因為大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
現在很多住戶連左鄰右舍都不認識,只是見過但從來不打招呼,大家只不過是住得很近的陌生人。可邱永平的左鄰右舍都認識他,見了他都會很熱情的打招呼,因為邱永平熱心,誰家有什么需要,都一般都會熱心腸的搭把手,雖然只是舉手之勞,可真正去做的少之又少。
小家好了,大家才會好,邱永平家里的和睦帶來了鄰里的和睦,這是一股正能量,當今社會正需要他這種“孝老愛親”的人傳遞正能量,感染大家一起像他一樣,踐行孝和愛。
今年,邱永平剛剛被評為淄博供電公司一季度“善小”道德之星。“善小”,是淄博供電公司的公益品牌,“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善小而效大,“善小”不一定是舍命相救,也不一定是傾囊相助,它需要的也許只是一雙溫暖的手,一句關心的話,這便是“善小”的魅力,它承載著一份社會責任,它等于愛心加行動。邱永平的事跡很好的闡述了“善小”的意義。
邱永平參加工作已經有三十八年的時間,近四十年里,他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默默奉獻,感染著身邊的人。現在他任淄博供電公司高新客戶服務分中心辦公室主任。辦公室雖然不參與系統內部的各項對標,但作為后勤服務部門,需要為其他部門提供各類保障,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高新客戶服務分中心的班組建設、班組對標等工作能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與邱永平在背后默默的付出也有很多關系,他說,雖然我們不參與對標,但作為后勤保障部門,我們要為其他部門保駕護航,做好服務。
責任編輯:王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