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敦明,男,1964年9月生,籍貫青島,中共黨員,現任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大港分公司裝卸二隊隊長兼黨支部書記。
任敦明入港33年來,一直工作在裝卸一線,干過裝卸工、班長、副隊長,特別在擔任隊長的17年里,帶領全隊300多名職工先后創造了66項絕活,4次打破紙漿接卸世界紀錄,創出集團級以上最高紀錄169項。
在他的影響帶動下,團隊中涌現出員工品牌120余個,總結提煉工作法26個,連續12年完成操作噸名列公司第一,連續10年平安穩定無事故,先后被省總工會、全國總工會授予“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并培養出黨的十八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皮進軍等一批先進典型,為青島市“以港興市”戰略實施做出了貢獻。
他堅持把抓好安全生產當作第一位的責任。結合裝卸生產中人機配合作業安全隱患多等因素,針對農民工安全意識差的特點,他帶領職工在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總結提煉了“四抓四到位”安全管理工作法,即抓培訓,做到教育到位;抓裝卸風險評價,做到預控到位;抓交流,做到效果到位;抓考核,做到管理到位。并提出了“安全副隊長抓面、班組長抓線、工序組長抓點”的“三級”的安全管理模式,在全公司得到推廣,不僅實現了安全質量的集約管理,還提高了裝卸效率。他不斷創新安全管理,積極向農民工傳播安全文化,參與制作五金作業系列安全生產電教片,通過電教化、形象化教育,使大家入耳入腦,提高了安全意識,規范了安全行為。隊連續10年平安無事故,職工無傷害,被山東省安全生產委員會授予了“雙基”先進單位。
他堅持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1982年,他高中畢業來到青島港,帶薪學完了大學課程,港口培養、組織信任,讓他成為了一名基層管理者,他始終報著感恩的心態干工作,經常告誡自己,當隊長就是要具有樂于吃苦、肯于實干的無私奉獻精神。
入港33年間,他非常注重在裝卸流程上挖潛,在生產效率上淘金。在生產組織上“抓提前、提前抓”,善總結,重安排,定措施,抓落實,有整改。特別是實施“隊為核心”管理以來,他團結帶領隊班子其他成員,不等不靠,建章立制,大膽管理,嚴管厚愛,創新開展工作,每天盯靠在作業現場,與職工同甘共苦,起到了表率作用。
在今年7月公司組織的生產會戰中,職工們一半上白班,一半上夜班,他就白班夜班連軸轉,一天睡不上3、4個小時。職工們都勸他回家休息,但他考慮到會戰活忙,多搶一噸是一噸,就一直堅守在港。在一次化肥灌包作業中,因為化肥出現結塊、作業難度大,他第一個沖上去投垛子,冒著高溫酷暑一干就是一個班,帶領職工揮汗大干,創出了當班全船第一名的佳績,比兄弟隊多干了200多噸。
他堅持開展勞動競賽活動,激發職工大干多超的熱情。他始終認為“團隊凝聚力就是戰斗力、生產力”。為激發職工的工作干勁,他親自設計了“龍虎榜”競賽臺,懸掛在走廊顯著位置,每班次一評比,每一項紀錄都有創造者的照片,“誰工作學習好就獎勵誰,誰創出生產高效就上龍虎榜”,在全隊形成了班組、個人間比學趕超的正能量氛圍。今年前兩個季度,他所帶領的團隊就刷新和創出了火車裝卸、船舶單貨種的公司級以上最高紀錄22項。
他堅持把農民工當兄弟,始終做到在人格上尊重,工作上幫扶,生活上關愛,營造了一個讓農民工安心、順心、讓家屬放心的氛圍。多年來,凡是農民工父母來青島的,他都請到隊里看一看,向他們匯報一下孩子的工作、學習情況,并送上一份小禮物。農民工遠離家鄉,思想上難免有所牽掛。他將心比心,把關心變成實際行動,建起了全港第一個免費“親情話吧”,不但解決農民工打電話難的問題,家人的叮嚀還激發了職工的干勁,消除了掛念家人不安心干活等不穩定因素。“親情話吧”的建立讓農民工弟兄體會到了青島港給他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人文關懷。
他堅持每周到農民工公寓走訪探望,噓寒問暖、了解民情,夏天送去清涼飲,冬天仔細查看每位農民工被褥暖不暖和,暖氣熱不熱等。近年來,他自費為農民工購買了54床被褥。為有困難的農民工和家屬捐款17000余元。看到他這么掏心掏肺,農民工對他都非常信任和擁護,就連娶媳婦這樣的終身大事,也都愿
意跟他商量,僅今年至今任隊長已經為6人舉辦了婚禮。
工作中,任敦明還非常注重對農民工的培養和使用,先后有5人走上了副隊長崗位,36人擔任了班組長,68人擔任了工序組長,80多人轉為集團合同制工人,并涌現出了黨的十八大代表、全國勞模皮進軍等“國”字號先進典型。
同時,他還非常熱心社會公益活動,業余時間,義務照顧隊工傷號,為其理發、整理家務。積極向災區和貧困地區捐善款10000余元,義務獻血1400余毫升。
任敦明先后獲得多項榮譽,青島港集團勞動模范;青島港集團“創爭先鋒”;2005年第十屆全國水運系統先進職工“金錨獎”;2008年度山東省交通系統勞動模范;2011年全省港航系統“金牌員工”等。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