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點燃山區(qū)孩子藝術夢
楊晨晨,女, 1992年8月出生,漢族,共青團員,濟南市長清區(qū)五峰山街道朱莊小學美術支教教師。

楊晨晨,女, 1992年8月出生,漢族,共青團員,濟南市長清區(qū)五峰山街道朱莊小學美術支教教師。
楊晨晨是濟南市長清區(qū)五峰山街道朱莊小學文藝支教志愿者,她用藝術的泉水滋潤孩子們的心靈,用辛勤的汗水播下希望的種子,用無私的愛心書寫別樣的青春。在學校里,她承擔了6個年級的所有美術教學任務,另外還接下了品社、安全、地方課程,每周共有24節(jié)課。每天中午,她利用休息時間輔導興趣班的學生書法、手工、瓶繪和體操等,成為248個山區(qū)孩子的藝術啟蒙老師。
她是一名文藝支教志愿者
作為中國文聯(lián)2014年文藝支教10個試點項目之一,也是在山東省落地的首個服務項目,2014年3月份開始,長清區(qū)分三批招募了30名文藝支教志愿者,分赴長清區(qū)五峰山街道五所小學進行文藝支教。畢業(yè)于濟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楊晨晨,成為這些文藝支教志愿者中的一員,來到長清區(qū)五峰山街道朱莊小學。剛到學校時,學校唯一的一座二層教學樓坐落在大門的左側,右側平房是老師們的辦公室。學校為她安排了一間簡陋的宿舍,一張單人床、一個破舊的書桌,面對這樣艱苦的工作、生活條件,她沒有退縮,反而堅定了她留下的決心。支教的第一課,孩子們都很興奮,很期待,上課鈴聲響起的時候,孩子們大聲整齊地喊道“老師好!”,他們睜著好奇興奮的眼睛,專注地看著她,他們那天真無邪又渴望知識的眼神深深打動了她。就是從那一刻起,她愛上了這些孩子們,愛上了文藝支教。
她是一位傳播美的天使
農村小學由于缺少專職的文藝教師,文藝課程還是一片空白,上課時只是放磁帶或者看課件。美術課中,基本上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的美術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和學習,學生們都沒有興趣。然而,這里的孩子們有著和城市孩子一樣的對美的渴望。有好多學生都喜歡寫毛筆字,但是學生自己在家?guī)淼拿P質量不好影響寫字,楊晨晨就自己去買,挑好的毛筆給學生用。在周末回家的時候,她去市場上買刮蠟紙、面具等一些孩子們沒有接觸過的繪畫材料,然后利用身邊的一些廢舊材料進行作畫,像啤酒瓶、舊光盤,讓孩子們明白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舊物,可以在我們的筆下變成藝術品。六年級的學生馬上面臨畢業(yè),對于美術課都不是很喜歡,但是他們有比較強的動手能力,為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她選擇了先上“我設計的服裝”這一節(jié)課,先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她自己買來彩色卡紙,又找了好多報紙,和他們欣賞一些服裝設計的資料并和他們一起動手設計衣服,讓他們體會制作的樂趣,從而喜歡上美術課。剛去幾天時間,她就成了最受歡迎的老師,孩子們每周都盼著上她的課,盼著見到這位年輕漂亮的大姐姐。看著孩子們漸漸掌握了美術的基礎,指導的一幅幅美術作品接連獲獎,楊晨晨格外自豪。
她是一個孩子們心中的朋友
在支教生活中,她最大的感受不是辛苦,更多的是感動,感動于孩子們對藝術的熱愛,天真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也深刻意識到這里的學生對藝術教育信息接收的匱乏和他們對藝術的渴望。課程上她主要以培養(yǎng)興趣為主,講授美術史的發(fā)展,繪畫的技巧,向學生講解畫畫中的各種問題,比如大小、構圖、線條、上色等等。她上課的方式很自由,大都是站在孩子們中間,孩子們的笑容代表他們對楊晨晨的認可和歡迎。走在校園中,楊晨晨經(jīng)常會收到孩子們自己畫的作品,他們有時會調皮搗蛋,拽著她參與他們的游戲,只是想引起她的注意,把她當成知心朋友。
大山阻擋著山區(qū)孩子們追求藝術的路,但阻擋不住他們對藝術的喜愛與追求。看著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第一期支教期滿后,楊晨晨放棄了參加工作的機會,又繼續(xù)參加了第二、三期文藝支教活動。用她的行動,點燃山區(qū)孩子們的藝術夢想。先后榮獲“飛天杯”金色童年全國青少年兒童書畫展優(yōu)秀輔導教師、“中國青少年藝術節(jié)”繪畫組二等獎、“濟南市婦女活動中心”優(yōu)秀大學生志愿者、校“文化藝術節(jié)”書法類一等獎、先進個人、優(yōu)秀設計師等稱號,并加入濟南市美術家協(xié)會。
責任編輯:王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