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心血獻臨床醫德高尚
提起護士這個職業,在許多人的眼中,她們每天只是在做打針、換藥的輔助工作,但了解護士的人們都知道,做護士遠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不僅需要技術和體力,更需要愛心、耐心和同情心,在泰安市中心醫院,李秀梅就是這樣一位將平凡的護士工作做到"極致"的人。
30年心血獻臨床 醫德高尚為"脊梁"




提起護士這個職業,在許多人的眼中,她們每天只是在做打針、換藥的輔助工作,但了解護士的人們都知道,做護士遠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不僅需要技術和體力,更需要愛心、耐心和同情心,在泰安市中心醫院,李秀梅就是這樣一位將平凡的護士工作做到"極致"的人。
今年53歲的李秀梅現任泰安市中心醫院呼吸重癥科副主任護師,自82年參加工作以來,從事護理工作已有33年,在重癥醫學科工作了13年,大家都親切地喊她"李老師。"2006年,李秀梅在重癥醫學科護士長的職位上退下來之后,原本可選擇輕松崗位的她卻依舊堅持在臨床一線,將30多年來臨床積累的知識用于服務病患和言傳身教上,用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人品醫德贏得了醫生和患者的尊敬。
用經驗換生命
也許在他人眼中看來,ICU(重癥加強護理病房)里的工作又臟又累,細節繁瑣,但在李秀梅看來,一切辛苦在生命面前都不值得一提。李秀梅不求金錢,不圖榮譽,只為實現作為一名護士的價值,她說"臨床雖然辛苦,但通過運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能夠提前預判、挽救人的生命,就是最值得的。"
30多年來,她利用自己的經驗提前預判一些知識,提前發現了一系列潛在的問題,避免了的悲劇發生。這些年來,李秀梅接診數不清的病人,有些病人的名字早已記不清了,但有些病人一輩子都會記得李秀梅的名字。曾經,有一名叫房靜的患者產后大出血導致失血性休克,從東平緊急轉到泰安市中心醫院。經過搶救,病人血壓心律暫時穩定了下來,但就在當晚,李秀梅去病房查看她病情的時候,細心的李秀梅發現,在半個小時之內患者換了6次大床單,通過計算出血量,李秀梅判斷她肯定存有活動性的出血,情況危急,李秀梅急忙上報值班大夫,醫院得知情況后,立即召集全院進行緊急會診,及時為房靜做了手術。
果不其然,該患者是由于腸粘膜應急性潰瘍造成了動脈血管的出血,如果再晚一會兒,患者就可能失去手術的時機,很可能會失去生命。后來大家才得知,李秀梅那天并不值班,只是不放心患者才去病房查看,就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挽救了一個家庭。在房靜康復之后,對李秀梅的感激之情無以言表,直到現在,她還一直與李秀梅保持著聯系。"她才29歲,當她被搶救過來的那一刻,我就突然覺得,孩子有媽媽了,他們的家也團圓了,我覺得這就是我做的最有價值的事!"李秀梅對記者說。
用真心換放心
在李秀梅看來,作為一名護士,不僅僅是一個技術上體力上的工作,更是一個需要愛心和同情心的工作,在患者就醫的時候,更多的需要給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撫。"病人來到醫院人生地不熟,有時只要多說一句話,多給她一個微笑多叮囑一句,就能讓病人感受到一種溫暖,就會減少他們的恐懼。"
依靠多年的經驗,李秀梅懂得在病人脆弱的時候,適當的安慰有時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在監護室內,只要有患者意識清醒,她便過去與患者交流,為患者加油鼓勁兒,記者看到,李秀梅緊握患者的雙手,在患者耳邊輕輕地說了幾句,患者雖已說不出話,但伸出了大拇指來回應她,此時此刻,在一旁的人們無不為之動容。李秀梅說"重癥科里有很多老人,有時候他們就像個孩子一樣,也會耍耍小脾氣,這時候需要我們護士給他們更多的安慰和鼓勵,用心去呵護他們。"
李秀梅認為,護士工作不僅僅是技術護理,更重要的是"心理護理"。5位中科院的研究生跟著導師來泰安實習,不幸遭遇車禍,其中3人死亡,2人嚴重受傷,其中一名頸椎骨折,一名股骨干骨折。原本在生命最好的年華,兩名即將面臨研究生畢業的花樣少女遭遇了如此的不幸,頸椎骨折的女孩造型了高位截癱,正在熱戀中的男友也離她而去,此時女孩幾乎沒有任何求生的欲望,拒絕進行任何治療。李秀梅對女孩進行了耐心的心理疏導,經過不懈努力,最終女孩主動提出要做手術,并在術后積極配合做康復訓練,身體恢復良好,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同樣,另一位股骨干骨折的女孩出現動脈栓塞,李秀梅一直安慰鼓勵她,像個"媽媽"一樣耐心指導她進行康復,給予女孩重生的勇氣,在做了手術臨回北京時候,她拉著李秀梅的手說:"這一輩子,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會永遠記得您!"
李秀梅總是說:"不管我們接納的患者從前是個什么樣的人,無論地位高低,當他躺在重癥監護室的病床上,就是一個最需要幫助的人,"在監護室里,病人沒有家屬照顧,他們把生命都托付給了我們,我們還有什么不能去做的呢?"
是 "恩師" 更是"脊梁"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李秀梅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也從沒休過公休假,30年如一日,在平凡的護士崗位上做到了極致,每年過年期間,重癥監護室里仍然有許多不能回家與家人團圓。對于親人不在身邊的患者,李秀梅每年都跟他們照一張合影,讓她們感覺就像是回到家中一樣。這些年來,許多患者早已把李秀梅當做親人,在充斥著消毒水和藥品味道的監護室內,彌漫著濃濃的親情。
呼吸重癥科護士長、主管護師韓衛華對記者說:"李老師將30年來積累的經驗奉獻臨床,與她相處13年來,她對我無論在業務上還是在做人上都有很深的影響,在傳道授業的同時,她們也把美德傳承給我們科里的所有人,可以說,她是我的'恩師',她的所作所為令我們每個人由衷敬佩。"
"她用自己不懈的努力換來患者發自內心的微笑,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正能量,正是中心醫院有一群像李秀梅一樣平凡默默無聞戰斗在臨床一線的護理工作者,醫院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可以說她是醫院的'脊梁'。"呼吸重癥病房主任于亮說。
30多年以來,她多次獲得醫院優秀護士長、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稱號、泰安市級三等功等榮譽稱號,在她的職業生涯快結束時,她還利用業余時間總結了多年知識和經驗編寫出版了一本50萬字的《危重病人護理學》用于臨床。在她口中,說不出華麗的辭藻,有的只是樸實的話語,提及她的榮譽,她總是淡淡地"只是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帶一帶年輕人,能更好地為病人服務,無論是什么崗位上,只要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力,能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挽救生命,都是值得尊敬的!"
"幸福不在于獲得的多,而在于索取的少,我認為一個人的成功,不在于金錢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而是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和體魄,努力去幫助他人。"李秀梅對于成功有著自己的詮釋,她就是這樣一位用行動踐行美德的護理工作者,在護理的道路上踏實勤懇地造福更多的患者。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