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長義“特殊”的早攤車

王長義在攤位上設置了一個募捐箱
王長義,男,43歲,原禹城市石油公司下崗職工。
在禹城,提起“長義好油條”或是王長義的名字,當地許多群眾都知道。王長義家住禹城棉西市場附近,一直在路邊炸油條,因為十多年來堅持不用復炸油,小小攤位靠“誠信”吸引了顧客、贏得了口碑。
王長義原是禹城石油公司職工,2000年下崗后就干起了炸油條的生意。一次他在電視上了解到,食用油反復使用會產生致癌物質,從那以后,他炸油條就沒再用過復炸油。王長義說:“明知道炸油條復炸有害了,再去用去,我覺得良心過不去,所以咱一定不用復炸油。我給自己做了個規定,每20公斤也就是40斤面就換次油。”堅持不用復炸油,這樣雖說每天的成本增加了四十多塊錢,可他的生意不但沒賠,反而更好了。許多客戶都說:“他炸的油條,干凈放心,吃著安全,油是用完了就倒,這些我們都經常看到。”不少顧客不惜跑遠路,專門來他的攤位上買油條。
王長義表示,“因為一天賣40斤,現在通過這種方式,口感提高了,油條又無害,大伙一傳十,十傳百,慢慢的人越來越多,你想在咱這很遠處的都來買咱這油條,買賣更好了。”現在,“油條哥”的生意十分紅火,每天準備的40斤面粉幾乎剩不下,顧客非常多。
王長義的攤位上放著一個紙箱,里面放著各種零錢。來他這兒買油條的顧客都是自稱自取,自己投幣、自己找零。王長義解釋說,這樣做一是健康衛生;二是互相信任。有人問他,就不怕有人多拿了,少稱了。王長義直言:“不怕,怕就不會這樣做了。”另外,在王長義的攤位邊還設有一個捐款箱,每賣一公斤油條,他都要拿出4角錢放到捐款箱里。而攢起來的這些錢,全都捐給了附近一個苗苗幼兒園,因為這個小區里很多孩子都在那上學。為了表示對王長義的感謝,受捐助的幼兒園專門聘請王長義為校園愛心大使,并為他頒發了榮譽證書,還經常將他請進班級舉行感恩班會。
王長義還在攤位前設立了便民服務箱,里面的打氣筒、板子鉗子等工具免費供路人使用,大家親切地稱他為“最美油條哥”。說起其中的緣由,王長義說:“因為我炸油條的時候,有人車子沒氣了,就問有氣管子嗎?我說有,得上屋里拿去。后來忽然想起來,咱樹個牌子,免費打氣,方便行人,這是力所能及的事。”
“油條哥”王長義表示,以后有機會的話,他會將油條生意做的大一點,當然還會秉承誠信為本的理念,講究誠信,不騙人,不坑人,做好了以后多做點公益事業,造福于后代。
王長義的事跡先后被省市多家媒體報道,2015年2月榮獲德州市2014年度“孝信儉三好德州人”提名獎。
責任編輯:余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