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親們為尹先玲送來錦旗
尹先玲,1969年5月出生,莘縣誠信生物蛋白有限公司董事長。她致富不忘本,盡心盡力回報鄉親。
經商受挫,鄉親們伸出援助之手
20年前,身為莘縣生資公司職工的尹先玲面對“改革”大潮,主動“下海”。她拿出自己全部積蓄,又借了點錢在老家朝城鎮南關村村南的一個破舊牛棚里搞起了生豬養殖。由于不懂技術,缺少經驗,臨近年關,30多頭生豬相繼死去。臘月二十八晚上,當別人家里高高興興準備年貨時,她卻留著淚和家人刨坑掩埋了死豬。
看到尹先玲生意上遇到了困難,好心的街坊鄰居都慷慨相助,紛紛將錢借給她。第二年春天,劫后活下來的4頭母豬產下了40多個小豬仔。正是有了這次幫助,重新點燃了她的新希望,也為她日后事業的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從那時起,回報鄉親、感恩社會的信念在她心里開始生根發芽。
不忘初衷,她用愛心回饋鄉親
企業做大后,尹先玲沒有忘記之前鄉親對自己的幫助,也沒有忘記當初自己許下的承諾。從1995年開始,尹先玲與朝城敬老院的老人接下難舍的善緣。看著老人在接過慰問品時顫抖的雙手和滿懷高興的眼神,尹先玲堅定了向老人獻愛心的做法。從開始的每年幾百元到現在的15000元,從身邊“零星”的幫助到如今給多位老人的集中幫扶。每年的九九老人節,南關一、南關二和江樓村160多位70歲以上的老人都能領到她發的慰問金和慰問品。每逢三八節,周圍村莊的婦女都會收到她送去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尹先玲在付出愛心的同時,也享受著幸福和快樂。
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尹先玲奉獻愛心的舉動做到了有求必應、無所不幫。三年前的春天,麥田普遍受旱,企業附近的南關一、南關二和江樓村的村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為麥田灌溉的機井太少,短時間內根本滿足不了抗旱需求。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尹先玲立即聯系多家打井隊,為村民打了幾口機井,為了減少村民拉機器澆水的勞作,她又自費為每口機井裝上潛水泵,扯上為村民提供免費灌溉的電路。
真誠為民,幫助鄉親發家致富
幫扶只能解燃眉之急,如何幫助鄉親們發家致富才是長久之計。為此,尹先玲免費傳授給村民養雞、養豬的養殖技術,并且隨時提供養殖技術指導。她的養殖技術帶動了周圍20多萬只蛋雞肉雞的養殖,十八里鋪鎮400多頭生豬養殖。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她先后解決400多位村民家門口就業的問題。
如今,她的生物蛋白加工廠已發展到6個,她的事業也已輻射蔬菜種植、餐飲、洗化等多個領域,并在云南西雙版納投資了1500畝橡膠林。可是作為下崗再就業的她,永遠忘不了在自己創業最低谷時,鄉親們給她的幫助和慰藉。她現在又開始籌劃在縣城建設老年公寓。她想讓老人既能吃好,又能住好,還能玩好。
2007年她被評為全國農村婦女"雙學雙比"活動女能手,2009年被評為山東省第二屆農村婦女“科技創新獎”三等獎,2010年被評為首屆“莘縣十大杰出女性”,2011年被評為聊城市“尊老敬老愛老”女企業家,2012年被評為“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2013中國(綜合行業)品牌女性候選人。
責任編輯:余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