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總管"的"紅事情緣"
生活中,人們通常把操辦喜事的總負責人稱作"總管"。在翟鎮煤礦也有這么一個"總管",20多年來,義務為人操辦婚事已700多起。


莫德生,男,生于1963年8月,山東能源新礦集團翟鎮煤礦煤質發運部道口工。
生活中,人們通常把操辦喜事的總負責人稱作"總管"。在翟鎮煤礦也有這么一個"總管",20多年來,義務為人操辦婚事已700多起。
"莫總管"本名莫德生,心直口快,熱情大方。"第一次給別人操辦婚事是25年前的事了。"提起這個"第一次",莫德生記憶猶新。當時他臨時救急承擔了礦區一名職工的結婚司儀和主持理事任務,婚禮圓滿禮成后,他細心周全的安排和幽默詼諧的談吐受到那名職工家人親朋的好評。后來,礦區許多年輕人結婚都來找他代理"總管",熱情的他不忍拒絕,有求必應。于是漸漸地莫德生名聲在外了。
自從與"婚事總管"結緣后,礦區許多人家娶媳婦、嫁女兒的喜事兒都會請他來當"總管"。"總管其實就是幫忙",據莫德生說,干過"總管"的都有這個體會,整個婚禮下來,當數"總管"干的活多、操心大。屋里屋外,樓上樓下,哪里貼喜字、何時放鞭炮、迎親各環節準備、女方娘家客人接待、喜宴安排等等事無具細。
"當'總管'最難的就是因地域不同帶來風俗習慣差異的協調處理了。"老莫說。2005年春節前,礦區一名宋姓職工結婚,新娘為山西長治女子。俗話說"三里不同俗",何況是跨省的婚姻。結婚當天,新娘臨上車前,按照長治當地風俗,新娘的母親向新郎官索要3萬塊錢的"奶水錢"。家境本就不富裕的新郎犯了難,新郎家人得知這一"突發事件"后也是一籌莫展。但事情涉及到地方習俗,外人不好插手。僵持不下時,在男方父母的懇請下,"莫總管"臨危受命了。他耐心傾聽著女方"陳述",直聽到手機電池發燙的時候,對方才給了老莫說話的機會。老莫建議說,先讓新娘子上車,到了泰安這邊把"奶水錢",改成"下轎錢",既不缺禮數,又貼合了男方這邊的風俗。僵局打破,新娘子順利上了車。當時,泰安人的"下轎錢"是12塊錢,寓意"拾兒",就是來年生個大胖小子的意思。事后才知道,新娘的母親也不是存心刁難,只因新娘還有一個正在讀書的弟弟,由于父親去世得早,全憑母親一人支撐家庭。后來也是在老莫口中也得知,雙方婚后,女方弟弟上學都是靠了新郎的全力支持。
"只有事前詳細了解女方的風俗習慣,再結合男方這邊的情況才能做到不出錯、不出丑,讓雙方歡喜滿意。"多年的"總管"經歷,讓老莫深諳此道。礦區職工小邢去年五月份舉辦婚禮,因小邢與妻子一個是德州人,一個是兗州人,且雙方父母都不在礦上,怎樣才能把婚事辦得圓滿,這讓小邢有些犯難。經人介紹后,小邢求助到老莫這里。但老莫這幾天已經答應了附近村一個陳姓朋友的約請操持喜事。了解了小邢的情況后,老莫二話沒說,撥通了老陳的電話。原來,在礦區工作了近30年的老莫對礦山及職工家屬懷有特殊感情,在做"總管"這件事上他心里始終堅持兩個"優先",即礦區職工的婚禮優先,父母不在身邊的優先。為小邢安排好第二天婚禮分工任務的老莫回到家已是深夜,他沒有休息。又拿起筆為朋友老陳的女兒婚禮寫請帖,190多張請帖寫完已到了凌晨兩點多。老莫在床上小睡了一會兒,凌晨四點半準時起床,又到小邢家里去做各項準備工作。老莫說,每年5月和10月是婚禮高峰月,像這樣婚禮扎堆、黑白忙碌的情況他已經習慣了。
老莫有才,他的書畫作品曾在全省煤炭系統書畫攝影比賽中獲三等獎。除每逢春節義務為崗位和工友寫春聯外,他的一手好字也為"總管"事務發揮了大作用。在主家的請求下,老莫常常自備筆墨紙張,為主家寫下喜慶祝福的對聯和大大的"囍"字;老莫有責任心,他在翟鎮煤礦13公里運煤鐵路專用線上看道口,十多年來沒出現一次誤操作。他所在的21號道口成為單位的樣板,本人曾多次被礦和集團公司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老莫熱情,每次為別人操辦婚事就像在張羅自己的事情。他在盡心做好婚禮主持的同時,還幫著"主家"算好每一筆經濟賬。在主家采購煙、酒、糖、點心等必需品時,老莫總是帶著"主家"貨比三家選取質優價廉的物品。操辦了這么多婚事他不僅沒有收取任何費用,而且這些年光"隨份子"的錢就支出數萬元。
20多年來,經"莫總管"操辦的婚事已多達700多起,僅礦區就超過400多起,足跡涉及德州、萊蕪、泰安等地。近十多年來,隨著婚慶公司的增多,婚禮司儀也成為熱門行業,親戚朋友都勸老莫"拉起竿子"成立公司,定會大有"錢途"。對此,老莫總是一笑了之。別人問老莫圖個啥?老莫把眼一瞪說:"別人有事能想著咱,說明咱還有用,還圖啥?"
最近,老莫又很忙,也很快樂。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