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春圣,柴胡店鎮逯鐵匠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但提起二十三年來他無私奉獻、照顧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孤寡老人李萬才,村里的村民都會對李春圣豎起大拇指!
李萬才1939年生人,自幼有輕微智障,語言能力也有障礙,并不能像其他人一樣自由表達,受此影響,他并沒有娶妻成家,更是無一兒半女,一直跟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兩人的生活十分艱辛,僅能勉強解決溫飽生計,家中的房子也是破舊的土房。1991年,李萬才的母親去世了,從此李萬才便沒有了人照顧,但是禍不單行,1992年夏天,連綿的陰雨下了一個多月,沖垮了李萬才家中的房子,沖垮了本就一無所有的家,更沖垮了他生活的希望。53歲的李萬才只身拿著一個破口袋要去外地乞討,因平時與李春圣家關系不錯,走之前便去跟李春圣道別,說自己再也不回來了。李春圣聽聞此消息,毅然阻止了他,硬是把李萬才留了下來。李春圣說,萬才叔是我的長輩,雖然我們沒有血緣關系,但是一方面我們兩家關系不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我不能看著他就這么去乞討!回到家后,李春圣跟妻子商量了這件事,妻子也十分贊同。就這樣,李春圣一家就照顧起了李萬才,同甘共苦,這一照顧就是二十三年。
1992年決定照顧李萬才時,李春圣才29歲,而那時他已是四個兒子的父親,雖然跟別人合伙經營著一個小型煤球加工廠,但是生活仍然很拮據。可是李春圣沒有顧及這些,他說,有我一口吃的就不能餓著萬才叔!大雨過后,當務之急就是給李萬才修一個住的地方,因為自己家中已有四個孩子,住的地方也已經很緊張,李春圣就在自己家的老地皮那里修建了幾間屋子,讓李萬才住了進去,直到現在,李萬才還是住在那處宅院中。
房子解決了,隨之而來的就是老人吃喝拉撒的問題。老人吃的所有的米面油每個月都是由李春圣購買,在這個新家中,老人心情很好,食量也大增,一天五六個饅頭都沒有問題。每當李春圣家里改善生活做魚做肉,他都會給老人送過去,而李萬才自己一天能吃上一條大魚。老人愛喝茶,李春圣每到趕集時都會買些茶葉給他,其它的點心餅干等零食也是少不了的。每每談起這些,李春圣都會很開心:老人能吃是好事!每當換季時,李春圣都會給老人買新衣服,老人換下來的衣服也都是由李春圣妻子清洗,二十多年來,他倆從沒有過怨言,李春圣說:別的老人有什么,咱都不能少了他的。
就這樣,李春圣與老人的關系逐漸變得不是父子勝似父子。
1997年,周圍村里很多老人都去柴胡店鎮養老院,享受周到的服務,李春圣跟老人商量看是否去養老院,本想讓老人有更好的環境,但老人堅決不去,說這里就是我的家,從此以后,李春圣再也沒有說起過這樣的話題。
由于早些年李萬才的個人原因,他在村里沒有戶口,更沒有耕地。2011年,李春圣開始奔走李萬才戶口的事情,村支書李春福特事特辦,幫李萬才辦好了戶口。戶口的問題解決了,這么多年老人可還沒有耕地啊。2012年,李春圣為老人向村委會申請了一畝地,村委會多方調動,終于協調出一處耕地,承包給李萬才。同時,李春圣為老人向村委會申請低保,村支書李春福了解老人的情況,特地到鎮民政為李萬才辦理好低保手續,讓老人享受到了低保補貼。這幾年來,李春圣給老人入了新農合,也讓老人有了醫保,他還是那句話,別的老人有的,他也要讓李萬才都有。
李萬才有頭疼的老毛病,每年冬天都會感冒生病,每次都要打吊瓶,而每年給老人拿藥輸液的錢都有千八百塊,但是對此李春圣從沒有過怨言,每次老人有了病他從沒心疼過錢,只要老人健康,他就高興。
李春圣不僅對李萬才老人的生活照顧的無微不至,事事考慮周到,更注重老人的精神生活。平時李春圣與妻子,只要有空就會坐下來,與老人一起喝杯茶,聊聊家長里短,說說自己的工作,一家人的溫馨,使老人家內心無比充實。
2014年,村里搞鄉村文明行動,需要找個村里的保潔員,李春圣想到如果讓李萬才擔任村里的保潔員,不僅可以為群眾服務,還可以鍛煉身體,更多的與村內人交流。所以李春圣和支書李春福商議,看能否讓李萬才干這項工作,李春福向鎮政府申請后獲得了批準。從此李萬才便有了工作可干,每個月也能有固定的收入貼補生活。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李春圣已照顧老人23年了,他已記不清為老人墊付了多少醫藥費,買了多少件新衣服,干了多少活,看了多少次病。像這樣普通的好事這23年中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李春圣用愛心照亮了老人的心,他的行為深深地感染著全村人。李春圣做一件好事并不難,而23年如一日地堅持照顧一個孤寡老人,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但李春圣做到了。他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樸實無華,默默的奉獻,他就是這樣無怨無悔地付出,把李萬才當成了自己真正的親人。在他無私行為的影響下,其家人也無悔的照顧李萬才老人。
現在,李春圣的四個兒子都已經長大成人,三個兒子在部隊當兵并且老大和老二分別立過三次和兩次三等功。每次逢年過節四個兒子回來都會給李萬才孝敬錢,老人每次都非常高興。現在李春圣已有兩個兒子成家,也有了自己的孫子和孫女,一大家人對李萬才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其樂融融,讓老人樂享天年。
每當議論起李春圣的事跡,村里的人們都會豎起大拇指。村民李萬杰說:“就算是自己的父母也不一定能伺候的這么好啊,更何況是沒有血緣關系,春圣的為人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逯鐵匠村委員李春輝說:“我當年是見證春圣照顧李萬才全過程的人,他收留李萬才的時候,我就跟他在一起,我雖然年齡比他大,但我佩服他的魄力和為人,像他這樣的人現在真是不多了啊!”當我們詢問李春圣照顧老人的具體細節時,他不好意思的開口說:“這些都是應該的,我也只是想讓萬才叔享受到他這個年紀應該享有的照顧。”李春圣并不認為這是一件偉大的事情,但就是這種樸實的奉獻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責任編輯:余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