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堅守只為那片綠
青云山是臨港區坪上鎮面積最大、植被最好的一座青山,遠看山色微翠,近看古木參天。常言道,林業是“三分造、七分管”,植樹育林很重要,但管護更重要。在這座生態綠色青山中時常能看到滕緒永老人忙碌的身影,在寂寞的歲月年輪里,他用勤勞的雙手播種高山的綠色,用堅實的腳步丈量著腳下的熱土,無怨無悔堅守護綠。
退休18年堅守只為那片綠
——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義務護林員滕緒永

滕緒永,男,62歲,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坪上鎮大山河村人。連綿起伏的青云山養育著大山河村的村民們,也讓打小就在山上放羊的滕緒永深深愛上了這座青山。從1979年擔任支部書記起,他就固執的守護著這座山,每天巡山七個多小時,看林護林,每年都帶領村民上山植綠。退休后,依然是心中對一草一木的愛,讓他自愿當一名義務護林員,來守護他所愛的青云山,這一守便是十八年。
青云山是臨港區坪上鎮面積最大、植被最好的一座青山,遠看山色微翠,近看古木參天。常言道,林業是“三分造、七分管”,植樹育林很重要,但管護更重要。在這座生態綠色青山中時常能看到滕緒永老人忙碌的身影,在寂寞的歲月年輪里,他用勤勞的雙手播種高山的綠色,用堅實的腳步丈量著腳下的熱土,無怨無悔堅守護綠。
讓滕緒永欣慰的是家人對他的工作都很支持,最初的三年他完全是義務看山,從家里趕到山腳下的摩托車油錢還要自己去貼,有時盡管身體不舒服,他依然堅持上山,風雨無阻,老伴擔心他上了年紀身體吃不消,曾勸他不要干了,可他對山里的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以及那份堅持打動了全家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看林護林,滕緒永向世人展示了他對這座大山的摯愛。為了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遇到進山的人,他便不厭其煩地向人們宣傳森林防火的相關知識和法律法規。對于護林工作他有三點堅持,“嘴勤,眼勤,腿勤”。
每天巡山七個多小時,山里沒有公路,有的地方連條能過人的小道都沒有,巡山全靠兩條腿,滕緒永累了就坐在石頭上休息片刻,渴了就喝山泉水。護林工作是一件苦差事,可滕緒永卻不這么認為,“我現在退休了,除了在家養護下院子里的花草植物,晚上看看電視節目,巡山就是我唯一的樂趣。”他說,現在一天不爬山就不習慣,爬了山,全身都有勁。既然在這個崗位上,他就要看護好國家的林子,為國家的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看到自己管理的樹一天一天在長大,看到自己保護的山林一天一天在變綠,很有成就感。
“現在盜砍木材的現象少了,護林的主要任務是防火。”滕緒勇告訴記者,冬春季節,是林區火災的多發期,白天需要12小時不間斷巡視,不能有絲毫懈怠,尤其是清明前后,來山上掃墓的人多,防火形勢最為嚴峻,他整夜都睡不好覺。毀掉一片林子容易,可造一片林子要好多年,作為一名護林員,我們的責任就是要護好綠樹青山,確保林子的安全,不能因為自己的私事,耽誤了工作。” 滕緒永憑著自己的執著與堅守,十八年來,他守護的山林從未發生過火災和盜砍事件。
“我生在這座山,長在這座山,也要一直守著這座山,護好這座山,直到我爬不動的時候……”滕緒永堅定地說。他用十八年如一日的執著堅守精神,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人生,用實際行動為年輕人闡釋了什么是護林人“忠誠敬業,創優奉獻”的行業精神,他以踏在青云山上的每一個腳印和揮灑在林間的每一滴汗水,展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和一位護林人的奉獻精神。
責任編輯:余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