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照顧病妻50年
2015年06月04日 16:24來源:大眾網
50年如一日地精心照料患遺傳性精神病的妻子和小兒子,自己承擔苦累卻從不從苦著妻兒,用心關愛家人、料理家務,一個人撐起整個家。曾入選"淄博好人榜"。

郝建法精心照顧老伴

在這個特殊家庭里一個男人當家真不容易,但郝建法卻樂觀而堅強地為家人撐起一片天
郝建法,男,76歲,張店區車站街道鐵四村村民、鐵路退休職工。50年如一日地精心照料患遺傳性精神病的妻子和小兒子,自己承擔苦累卻從不從苦著妻兒,用心關愛家人、料理家務,一個人撐起整個家。曾入選"淄博好人榜"。
1960年,郝建法與妻子結婚。婚后,兩人感情很好,妻子勤快又愛干凈,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條,老人孩子照顧的都很好。丈夫理解妻子、愛護妻子,妻子支持丈夫、心疼丈夫,遇到事總是兩人一起商量,遇到困難也一起解決,從不因為生活瑣事吵架。1962年,兩人的第一個兒子出生,1974年小兒子也降臨到這個幸福的家庭,兩個兒子從小就懂事聽話。那時候的工資雖低,但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過得也是有聲有色。
不幸接踵而來
在生完大兒子之后,郝建法的妻子突發精神疾病,整天神神叨叨。郝建法帶她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為遺傳性精神病,這種病無法根治,只能每天吃藥。1988年左右,不幸又一次降臨。當時小兒子正讀高一,一天放學后,小兒子一臉害怕的跑回家中,把門反鎖,對郝建法說:"有壞人跟蹤我,要打我,我害怕。"郝建法與大兒子出去看了一圈也沒發現個人影,也就沒在意。可接下來的幾天,小兒子一連串的反應讓郝建法察覺出不對勁。原本有說有笑的兒子,經常把自己反鎖在屋里發呆,還老是胡言亂語,經常幻聽。郝建法便帶著兒子去醫院看病。十六七歲的小兒子最終被確診為精神病。在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病情穩定后回到家中。過了不久,病情又加重了。他只好帶著兒子又一次來到了醫院。醫生告訴他:"我們能用的辦法都用上了,你還是讓他住院吧。"想到這樣的疾病要伴隨著兒子的一生,無法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只能住在醫院里,和其他病患住在一起,沒有自由,郝建法痛心的哭了。一家人兩個精神病患者,讓郝建法悲傷不已。
50年不離不棄讓人贊揚
妻子患病后,郝建法便一人撐起了這個家,給兩個兒子又是當爹又是當媽,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操勞著,任勞任怨。
"她既然跟了我,我就得照顧好她。"郝建法的妻子年輕時就愛干凈,雖然得了病,但身上穿的、床上鋪的他全都料理的干凈利落,房間里也沒有一點異味。"年輕時就愛干凈,老了也得給她保持這習慣,每隔一兩天我就給他換洗一次。"如今小兒子41歲了,智力卻如同十四五歲的孩子,喜歡吃零食,郝建法每次去醫院看他,都會給他買點小零嘴。"醫院設施再好,也不如咱家好啊,可在家,他發病的時候我又控制不了他,還得照顧著他媽媽。所以我只要去看他,就帶他出來走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在他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下,愛心的接力棒傳遞到大兒子,小時候就經常幫郝建法照顧母親和弟弟。大兒子的媳婦也很是孝順,經常過來照顧年邁的母親,還給小叔子買衣服。"這兒媳婦真是好的沒話說,跟我大兒子一樣都很疼他弟弟,兒媳只要給我大兒子買一件衣服,肯定有我小兒子的一件。"
50年如一日的照顧妻子,居住在鐵四村的居民,都對他的盡心盡力贊不絕口,都說:"這個老人,對妻子、兒子悉心照料,真是個好丈夫、好父親。"
"選擇了就不后悔"
"選擇了就不后悔"、"知足常樂"是郝建法經常說的話。"咱要知足常樂,比我不容易的人多多了,這些事本就是我該做的,照顧老伴和兒子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你看,老伴現在氣色好了很多,有時還能自己洗洗衣服。"從剛結婚時的小伙子,到年近古稀的老人,現在,郝大爺的臉上雖然布滿了皺紋,但是他的笑容卻依舊溫暖。"能每天陪著老伴,過著樸素平凡的生活,我就很滿足了。"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琳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