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芳:捐腎救夫的好妻子
2015年03月04日 17:31來源:大眾網
孫國芳,女,1987年6月出生,漢族,群眾,濟南市歷城區鮑山街道東梁王莊一村村民,目前在市立三院附近經營一家個體水餃店。


孫國芳,女,1987年6月出生,漢族,群眾,濟南市歷城區鮑山街道東梁王莊一村村民,目前在市立三院附近經營一家個體水餃店。
2009年,相戀兩年的李方東和孫國芳步入婚姻殿堂。婚后沒多久,李方東的母親就查出尿毒癥。為給母親治病,夫妻二人起早貪黑經營一家快餐店,但還是沒能挽救老人的生命。2014年7月,不幸再次降臨到這個負債累累的家庭,33歲的李方東也被查出尿毒癥。
“我要給丈夫捐腎!我要讓他活著!”這是孫國芳當時唯一的念頭。活體捐腎,夫妻間配對成功的幾率僅有十萬分之一。幸運的是,配型成功了。
“我提出要捐腎,但遭到公公和丈夫的反對。”孫國芳說,公公覺得她太年輕,即使要捐,也得是他捐給兒子。“我丈夫更不用說了,為了打消我的念頭,他什么難聽的話都說了。”她不斷給家人做工作,“只要你活著,我就有丈夫、兒子就有爸爸……”這句話,孫國芳對丈夫說了多少遍,連她自己也數不清了。2014年12月初,孫國芳偷偷地跑到軍區總醫院做配型。“他是我丈夫,是孩子的爸爸,就憑這兩點,我就得救他。”孫國芳堅定地說。
“我父母都60多歲了,我沒能好好盡孝,還讓他們擔心。”孫國芳說,當她撥通父親的電話告訴他自己要去配型時,父親問她還有沒有別的辦法。“我告訴他,這是他活下來唯一的希望,父親流著眼淚只說了一句‘先救人吧’。”孫國芳背過身,不住地抽泣。
配型后有一周等待時間,孫國芳坦言這是她一生中最煎熬的時刻。“2014年12月9日,醫院打來電話告訴我配型成功了。”隨后,孫國芳給李方東發了一條短信:“下次再來醫院時你陪著我吧,我自己太孤單了。”當她拿到結果時,科室里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向她敬禮致敬。“那一刻,我真的感覺自己很偉大。”孫國芳擦干眼淚。
11日13:00多,孫國芳去醫院給剛做完透析的李方東送飯。“他想吃燜餅,但吃完就吐。”孫國芳面色凝重。病房里的李方東坐在床上,雖然飽受病痛折磨,但精神狀態不錯。記者還未開口,這個身高一米八的漢子就落下眼淚。“是我拖累了國芳,我太對不起她了。”李方東說,查出尿毒癥后,他曾從醫院偷跑過。“當時就想回家看看孩子,然后就……我倆結婚6年多,我從沒給國芳買過衣服,甚至為了給我母親治病,她把結婚時買的首飾都賣了。情人節就快到了,我不但沒給她買禮物,反倒是她,把一個腎都給了我……”
孫國芳一邊安慰丈夫,一邊開玩笑稱,“這就是情人節最好的禮物,將來等你好了,再陪我逛街,再給我買衣服、買首飾……”大年初八她就要和丈夫去軍區總醫院做術前檢查。“這次手術至少需要20萬,我沒這么多錢,但我不會放棄。結婚時,他答應要一輩子對我好,我得讓他說到做到!”孫國芳說。
目前,因為手術之前兩人的身體需要更好地恢復,手術尚未開始,夫婦二人還在術前的保養和恢復階段。孫國芳捐腎救夫的大愛之情已通過濟南電視臺、電臺、齊魯網、齊魯晚報和濟南時報進行宣傳報道,截至目前,共收到鮑山街道民政救助以及梁王管區轄區梁一、梁二、梁三、梁四、裴家營、路家洼、路家和紙坊各村對其夫婦的募捐總金額16萬多。軍區總醫院也組織了醫院領導與中層干部、護士長捐款,活動現場收到善款1萬余元。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余梁
責任編輯:余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