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女工靠誠信經營起家
2015年03月04日 16:43來源:大眾網
現年50歲的叢素娟,是母愛大姐家政服務中心經理。2008年,心懷創業夢想的她選擇了家政服務這個全新的行業,從此踏上了一條充滿荊棘坎坷的創業之路,在收獲希望和成功的同時,她實現了由一名下崗女工到創業女性的完美蛻變,也將母愛的溫馨和希望播撒向全社會。

開展家政培訓

開展家政培訓

開展家政培訓
2001年,因為企業效益不好,37歲的叢素娟和丈夫同時下崗。一個偶然的機會,叢素娟認識了一個從事加工業的朋友,他介紹我從工廠拿回一些加工活,找人加工后再返回廠里。然而沒想到的是,那次不僅沒賺到錢,反而還欠下了一大筆債。那是2002年11月,當叢素娟將8萬多元的加工成品全部收齊交到廠里,廠家卻遲遲不肯付款,后來她才意識到自己是被騙了。8萬塊對于當時的叢素娟來說是一筆巨款,即使傾家蕩產也拿不出來那么多錢。那幾天叢素娟整天不吃不喝,一言不發地一連幾天坐在床上發呆。叢素娟的丈夫開導她說:"老叢,你別擔心,還有我呢,你放心,我一定能把這筆錢補上。"丈夫的話給了叢素娟重新振作的勇氣,雖然她也是受害者,但這個責任必須承擔起來,決不能讓跟著她干活的人吃虧。于是叢素娟想盡一切辦法湊錢,跟親戚借、跟朋友借,可是東拼西湊離八萬還是差一大截。但是困難并沒有把叢素娟打垮,咬牙努力工作,爭取能早點把錢還上,讓家人早點過上好日子。靠著叢素娟和丈夫的努力,2006年我們終于將這筆錢還清。這段日子雖然苦,但它磨練了叢素娟的意志,成為她創業過程中的寶貴財富。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打工的同時,叢素娟從未放棄自己創業的夢想,并為此苦苦求索,希望的曙光終于在2007年向她伸出了橄欖枝。那年她參加了市婦聯舉辦的創業培訓班,老師介紹了幾種發展前景較好的新行業,其中就有家政服務,并詳細介紹了省婦聯開辦的"陽光大姐"家政服務機構。憑直覺,叢素娟覺得這個行業大有可為,于是兩次到濟南進行考察,并成立了東生勞務合作有限公司,主要承接一些清家、搬家,以及家政中介等業務。由于剛開始時招不到工人,所有的活都只能靠她和丈夫兩個人干,一天下來,經常是累得連話也說不出來。有一次,有個客戶找到叢素娟,讓她介紹一個家政員,去伺候一位90多歲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這個家政員本來答應了去,可是后來臨時有事去不了。為了不失信于客戶,叢素娟放下手頭的工作親自照顧老人,一天一夜沒合眼。最終客戶被她的真誠打動了,不僅自己和她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還為她介紹了許多生意。
艱辛的付出終有回報,經過近兩年的拼搏,東生勞務漸漸步入正軌,叢素娟卻并不滿足于此。2009年初,她從電視上了解到,國內出現了一種新興職業--育嬰師,直覺讓她嗅到里面的無限商機,便立刻到北京報名參加了育嬰師培訓,從頭開始學起。記得第一次上課,老師讓大家用普通話做自我介紹,不會普通話的叢素娟一口乳山話讓整個教室哄堂大笑。可她沒有自卑,而是不斷努力充實自己。功夫不負苦心人,2009年她被特聘為中華育嬰協會講師團高級講師、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隨后,叢素娟果斷轉變經營思路,將主要業務從清、搬家拓展為家政服務、養老護理、育嬰服務等多項業務。在經營的過程中,她一直本著"誠實守信、優質服務"的原則,竭誠為客戶服務,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公司也越做越大。
隨著公司業務的進一步拓展,叢素娟又發現一個新問題,由于缺少正規的培訓,我市的家政服務人員專業素質普遍偏低,不能很好地滿足家庭的需要。于是她又萌生了一個新的想法:對員工進行養老育嬰、營養配餐等方面的專業培訓,提高員工技術水平和專業素養。2011年,她成立了母愛大姐職業培訓學校,設立了針對兒童的感統訓練室、親子活動園,并建設了可同時容納80多人的培訓室,用于對員工、幼兒家長進行培訓。事實證明,叢素娟的這一決斷是非常正確的,員工經過培訓后,綜合素質大大提高,贏得了用戶家庭的好評,在社會上也引起良好反響。2012年,叢素娟又投資80多萬元成立了包括母嬰養育中心、孕嬰用品超市等在內的母愛大姐家政服務中心,業務范圍也擴大到月子護理、育嬰保育、衛生保潔、居家護理、家電清洗、保健按摩、心理咨詢、涉外家政等20余個項目,成為了乳山最大的綜合性家政服務機構。
飲水思源,叢素娟深知,沒有各級政府、社會各界的支持,沒有國家的好政策,就沒有自己目前的紅火事業,因此她一直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報社會、幫助他人。對于農村婦女和下崗女工,叢素娟一直堅持免費培訓、免費介紹工作。不僅如此,她還多次與市婦聯、市勞動局聯合開展家政服務、育嬰保育、營養保健等免費培訓活動。自2009年至今,母愛大姐家政服務中心共開展免費培訓活動40多場次,直接受訓婦女、嬰幼兒家長達3000多人次,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談及以后的發展,叢素娟信心滿懷,她說:"現在社會對家政服務的認識度越來越高,我相信,只要我堅持下去,母愛大姐家政服務中心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也將母愛大姐這個品牌做到千家萬戶!"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琳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