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誠信書記”李連明:——李連明事跡材料
李連明,男,1972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龍居鎮朱家村黨支部書記、旭日畜牧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在東營市的最南端,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以前,這是個遠近皆知的貧困村,村內沒有一條像樣的街道,出入村莊的道路坑坑洼洼,村內垃圾遍地,唯一的村內公共設施是破舊的老小學。現如今,朱家村卻靠養殖“誠信牛”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明星村。老百姓出門就是柏油路,家家戶戶門前繁花錦簇,三層的社區服務中心已建成竣工,群眾隨時都可以去電子閱覽室和棋牌室休閑娛樂;一到傍晚,文化廣場上燈光明亮,四米高的LED顯示屏上會播放起廣場舞視頻,勞作完一天的群眾翩翩起舞,共同享受著朱家村幾年拼搏換來的成果。
“全都是因為我們有個‘誠信書記’,養殖小區里育出的牛,頭頭都是‘誠信牛’。”在養殖小區大門口,村民朱長征自豪地說。
筆者在朱長征帶領下,經過大門一側的消毒房才進了養殖小區。寬闊的水泥路兩側是排排整齊劃一的養殖棚,每一個棚前都設有一個大型青儲飼料池,棚里健壯的牛兒在悠閑地吃著草料。朱長征介紹,年輕的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明走上村支書崗位前多次被評為區、鎮兩級“文明誠信戶”。2011年,他走上村黨支部書記崗位,就把“做誠信農民,靠誠信致富”寫進了村規民約。當年,在村集體積累匱乏的條件下,靠“誠信賒欠”,建筑公司為村里建起這個占地60畝的旭日畜牧養殖小區。
在村民王秀娥家的養殖棚區,她對筆者講起養殖“誠信牛”的經歷。前年,養殖小區建成后,李連明牽頭成立了朱家村旭日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并將“誠信養牛”定為第一條“社規”。為了帶領群眾育出“誠信牛”,李連明家也承包了一個養殖棚區。他還靠個人的信用擔保,為合作社爭取到480萬元銀行貸款,解決了養殖戶面臨的啟動資金匱乏難題。當年,為了做好養殖過程監管,抽查喂養飼料、組織召開所有養殖戶參加的誠信教育會等,成了李連明經常做的事情。僅僅一年時間,社員就實現了戶均純收入10萬元。“他天天在大伙兒面前吹‘誠信風’,還真吹出了致富路。”說到這兒,王秀娥一臉的興高采烈。
“講誠信的人不吃虧。”在剛剛建成投入使用的村文化大院里,李連明娓娓道來:“這幾年,在我的提議下,村‘兩委’班子著重引導群眾走上‘誠信路’,目的就是為實現大伙兒的增收致富夢。”合作社首批480萬元銀行貸款按時還款后,多家當地銀行主動上門詢問貸款需求。朱家村村民去內蒙古等地購買小牛時,也因為講誠信,百分之百如期兌現購買數量、價格等方面的約定,受到當地很多優待。
朱家村在銷售肉牛時,更是格外注重講誠信。李連明說,前年冬季,合作社與陽信購牛客戶約好10天后為售牛日期,并約定銷售價格。沒想到,僅僅10天,肉牛價格就上漲了不少。有的社員動心了,找到李連明商量聯系客戶重新商談價格或者取消之前的口頭訂購協議。李連明迅速組織召開社員會議,語重心長分析誠信可能帶來的潛在效益,讓社員提高了對誠信養殖重要性的認識。后來,客戶認準了朱家村的“誠信牛”,并將他們的誠信故事一傳十、十傳百,采購客商聞訊紛紛上門,朱家村養殖小區的肉牛就這樣成為搶手貨。養殖戶實實在在體會到了講誠信帶來的長期效益。
2013年,靠“誠信牛”養殖,朱家村養殖戶實現戶均純收入15萬元,2014年,養殖戶均純收入達20萬元。
走在朱家村寬廣整潔的柏油路上,身邊是修葺整齊的花池,耳邊是兒童追逐的歡笑聲。“做支部書記,就得要為老少爺們干點實事。”這是李連明上任之初的許諾,而他用三年如一日兢兢業業的付出和朱家村里里外外的變化,踐行了他的“誠信許諾”,更讓“干點實事”這四個字變得擲地有聲。
網頁宣傳鏈接:
http://sd.sina.com.cn/dongying/whyc/renwu/2014-10-24/1607-3135.html
http://www.qlwb.com.cn/2014/1023/232227.shtml
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4-08/22/nw.D110000nmrb_20140822_3-05.htm?div=-1
責任編輯:毛德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