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90余萬公里鄉郵路
2015年01月04日 16:09來源:大眾網
作為鄒平縣南部山區一條長約70公里、連接著24個自然村的郵路上唯一一名郵遞員,董乃軍從17歲參加工作至今,在這條鄉郵路上走了整整32年。

董乃軍工作照

董乃軍工作照
董乃軍,男,1966年2月出生,鄒平縣郵政局西董支局郵遞員。
作為鄒平縣南部山區一條長約70公里、連接著24個自然村的郵路上唯一一名郵遞員,董乃軍從17歲參加工作至今,在這條鄉郵路上走了整整32年。
如今,無論刮風下雨,董乃軍每天都要準確地將320份報紙和數十封信件,安全送達山上的村民手中。32年來,董乃軍累計走過了90余萬公里的郵路,安全投遞報紙、信件超過50余萬件,無一差錯,受到當地村民稱贊。
由于村莊分散山路不通,每送完一個偏遠山村的信件,董乃軍都要原路返回才能趕往下一個村莊。為了防止郵遞員投遞不到位,當地郵政部門專門為偏遠鄉村郵遞員印制了"農村投遞排單",董乃軍所在的這條70公里的郵路上一共設置了6個帶有不同編號的郵戳,送完一天的郵件后,排單上必須蓋滿6個郵戳。32年來,董乃軍從未落下一個,不管再苦再累,都要堅持送完整條郵路。
剛開始工作時,董乃軍是走路送信,挨家挨戶把一封封家書送到收信人手里。雖然那時候書信不多,但一天的山路走下來并不輕松。后來改為騎自行車,十幾年的時間里,他每天都帶著百余斤重的郵包,翻越十幾座山頭為村民投遞。長長的顛簸山路使他騎壞了十幾輛自行車。 自2002年開始,他告別了蹬自行車送信的歷史,配上了摩托車。十幾年下來,他又騎壞了三輛摩托車。由于山村人煙稀少,道路崎嶇不平,為了防止摩托車壞在路上無處維修,董乃軍還專門自制了一個工具箱,自學了修車、補胎技術,以免因為摩托車故障而耽誤了工作。
因山里沒有郵政業務點,董乃軍經常在村民的家門口現場辦理郵寄、匯款等業務,還為不便出山的老人代買藥物或用品,把點滴溫暖送給山村的人們。
從偶然接觸郵遞員開始,到如今一干32年,董乃軍憨厚地表示,"在這條郵路上走了32年,郵路已經融入我的生活,我也舍不得離不開這條郵路,既然山上的村民們需要我,我就會一直走下去。"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琳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