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一刻捐眼角膜
10月21日早上七點,孔慶海去世。在家人的陪伴下,山東省眼科醫院的醫生取走了他的眼角膜。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囑咐家里人,如果將來有一天,接受眼角膜捐助的人來看他們了,說什么也不能要人家的一分一毛錢。


孔慶海離開了,帶著對爹娘的愧疚,對妻子的歉意,對兒女的不放心,離開了這個他僅僅停留了46年的世界。臨終病床前,全家人圍在一起,泣不成聲中一直在重復一句話:“你放心,你放心,你的心愿我們一定幫你完成。”孔慶海最后的心愿,是他在得知自己病情后幾個小時內做出來的:他要把眼角膜捐出去。10月18日凌晨三點,孔慶海被病痛折磨休克。緊急搶救過來之后,家人知道,他的病,再也瞞不住他了。
今年6月份,孔慶海因胃部不適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是胃癌晚期。知道結果的一瞬間,全家人下意識地藏起了檢查單子。
由于是胃癌晚期,孔慶海已經很難吃東西,一天無數次的嘔吐把他折磨得從170多斤迅速暴瘦到不足90斤。10月18日凌晨三點,孔慶海被劇痛折磨到休克。醒過來后,家人哭著告訴了他,他已經是胃癌晚期。
孔慶海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結果。在沉默了幾個小時后,他把全家人叫到病床前,說自己有話想說。
“我要告訴你們一件事,你們別吃驚,也別覺得可笑。”爸爸這句話,女兒孔曉慧聽來覺得有些奇怪。“我想把眼角膜捐出去。”孔慶海的這句話,讓全家人驚呆了。
多日后,爸爸已經離開。孔曉慧說,自己再想起這句話,記得最深的是父親說話時的樣子。剛從劇痛中轉醒,他的聲音嘶啞干澀,一字一句,仿佛用盡了他所有的力氣。
“你的這個心愿,我們一定幫你完成”
“我們從來都不知道,他會有這個想法。”妻子王改清說。
孔慶海今年46歲,是墾利縣永安鎮二十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村里人對他的印象是,干活實在,好幫忙,有啥事打個招呼他就到。女兒眼里,父親話不多,卻很在理,干起活來,總帶點拼命的架勢。
自從今年6月份到醫院檢查后,孔慶海便隱約猜到了,自己病得嚴重,時日無多。平時跟妻子兒女聊天,他總在有意無意囑咐什么。“我看得出來,他不放心,孩子們都還在上學,家里還有七十多歲的老人,他舍不得走。”妻子王改清說著便哽咽了。
全家人誰也不知道,孔慶海什么時候做下了要捐眼角膜的決定。只是在他說出這個想法后,全家人只商量了幾分鐘的時間便一致同意,一定要幫他完成這個心愿。
“我們沒有理由不同意。”孔慶海的姐姐孔慶榮說。也許是兄妹血緣相通,自己可以猜到弟弟為什么會做下這個決定。“他從小就是這么個人,熱心,愛幫助人,如果他的眼睛能讓另一個人看見這個世界,他肯定很高興。”女兒孔曉慧也支持爸爸的決定,“爸爸跟我說過,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他的眼睛還在這個世上,就可以繼續看著我們的家,看著我和弟弟長大”,說這句話時,孔曉慧一直在微笑。
從今年6月份查出癌癥晚期到10月21日孔慶海去世,只有五個多月時間。病魔瞬間就侵蝕了他的健康,以前那個連走路都要一路小跑的漢子,在生命的最后,被折磨得不成人形,骨瘦如柴。可身體再難受,孔慶海也不會做一件事,揉眼睛,他怕把要捐獻的眼角膜揉壞了。
在18日做出要捐眼角膜的決定后,當天,孔慶海就簽訂了捐贈協議書。在這之后到他21日去世,捐眼角膜成了他心心念念的事。
受到病痛折磨,孔慶海整夜整夜不能睡覺。眼睛腫脹疼痛,常常流淚。可再難受,孔慶海也不會用手揉眼睛,他怕把眼角膜揉壞了,“我們跟他說了沒事,不舒服就揉揉眼,可他不信也不聽”,女兒孔曉慧說。
趕上精神稍微好點的時候,孔慶海就會跟家人聊聊天。聊起天來,他總會說,自己有雙好眼,以前干氣焊工的時候,切割東西,不用尺子量,用眼一瞧就能估出長度來。誰要是移植上了自己的眼角膜,一定能看東西看得很清楚。
在孔慶海的認識里,捐眼角膜要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捐。所以,每當一感到身體不行了,他就扯著嗓子喊女兒去叫醫生,生怕晚了眼角膜就捐不成了。
10月21日早上七點,孔慶海去世。在家人的陪伴下,山東省眼科醫院的醫生取走了他的眼角膜。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囑咐家里人,如果將來有一天,接受眼角膜捐助的人來看他們了,說什么也不能要人家的一分一毛錢。
責任編輯:余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