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如一日照顧孤寡老人
“他就是俺的親兒子,俺有福氣,到老得了這么孝順的兒子。”10月2日,青島市市北區東仲社區孤寡老人鄭淑芳如是說。她口中的“兒子”,就是青島市市北區鎮江路派出所民警張曙。張曙從44歲部隊轉業穿上警服到今年60歲退休,16年如一日照顧著鄭老太。

張曙,男,漢族,中共黨員,1953年12月生,青島市市北區鎮江路街道居民,原市北區鎮江路派出所民警。
“他就是俺的親兒子,俺有福氣,到老得了這么孝順的兒子。”10月2日,青島市市北區東仲社區孤寡老人鄭淑芳如是說。她口中的“兒子”,就是青島市市北區鎮江路派出所民警張曙。張曙從44歲部隊轉業穿上警服到今年60歲退休,16年如一日照顧著鄭老太。
1998年,剛剛從部隊轉業至鎮江路派出所擔任東仲社區民警的張曙,在挨家挨戶了解情況時,第一次見到了孤寡老人鄭淑芳。張曙了解到,自1969年老伴去世后老人一直獨居,膝下無子女的老人逐漸患上了高血壓、胃病等多種疾病,每月僅靠退休金維持生活。了解到這一情況,張曙就主動挑起了照顧老人的擔子,洗衣做飯、打掃衛生、買菜買糧都是必做的功課。16年來,每天一通電話噓寒問暖已經成為張曙雷打不動的習慣。張曙和老人的故事也感動了身邊的人。一次,張曙帶著老人去骨傷醫院看眼疾,了解這對“母子”的眼科大夫為老人疏通淚腺以后堅決不收診費。
一天,老人外出回家后用鑰匙打不開房門,一個電話叫來了張曙。原來,變形的房門將門鎖卡住,無法打開,張曙借來工具,卸掉門鎖,進行一番改裝之后,老人又能輕松自如地開房門了。每年春節,張曙的妻子也已經習慣了提前從老家回青島,和張曙帶著年貨到老人家里過年。
2011年6月中旬,張曙遠在唐山的老母親住院手術,張曙不得不立刻申請休假趕回老家,一去就得半個月。派出所副所長蘇軍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接過張曙的擔子,向張曙認真詢問關于照料老人的各個細節,并記錄下來,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電話詢問老人身體狀態和生活情況。
轉眼間,張曙退休了。然而他卻對“老母親”放心不下,經常到鄭淑芳老人家中,給她捶捶背、陪老人聊聊天。
“現在退休了,我不僅會經常來看你,還會把接力棒交給年輕人。”張曙對老人說,為了讓老人更好地安度晚年,派出所專門安排了東仲社區社區民警莫文清和年輕的女社區民警王新蓉、聯絡員王曉,三名民警成立小組,接過張曙的班,經常上門陪伴老人,為老人提供幫助。
前些日子,老人在“兒女們”的陪伴下度過了自己的93歲生日,在燭光的映襯下,老人默默地許了一個愿,大家問她是什么愿望,她笑著說:“祝俺的兒女們健康平安!俺有福氣,到老又得了這么多兒女,有了你們,俺什么都不怕了。”
10月2日是重陽節,張曙和幾名年輕的民警來到了老人家,大家把老人帶到飯店慶祝重陽節,張曙還特意給老人買來了蛋糕。“媽,我知道您愛吃甜的,特別是鮮奶蛋糕,今天過節您就放開吃吧。 ”張曙和鄭淑芳老人的對話逗樂了在場的民警。隨后,年輕的“接棒”民警又給老人送上了一部音樂播放器,并教給老人如何操作。“一家人”其樂融融地過了一個重陽節。
張曙多次被評為青島市北優秀公務員、優秀共產黨員,近日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市民”。
責任編輯:王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