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公職37年上門送醫
麻本運,男,今年60歲,蒙陰縣岱崮鎮臺頭村衛生室醫生。他1977年從臨沂衛校畢業后,放棄了在分配大醫院工作的公職機會,在家鄉父老的熱切期盼下,懷著對農村衛生事業的向往和熱愛,毅然回到自己的家鄉臺頭村當了一名鄉村醫生。他37年如一日從事鄉村醫生工作,走村串戶出診,百姓隨叫隨到,默默無聞奉獻,及時解除山區患者病痛,被當地群眾譽為健康的“保護神”。
放棄公職37年上門送醫的鄉村醫生
——記蒙陰縣岱崮鎮臺頭村衛生室醫生麻本運

麻本運,男,今年60歲,蒙陰縣岱崮鎮臺頭村衛生室醫生。他1977年從臨沂衛校畢業后,放棄了在分配大醫院工作的公職機會,在家鄉父老的熱切期盼下,懷著對農村衛生事業的向往和熱愛,毅然回到自己的家鄉臺頭村當了一名鄉村醫生。他37年如一日從事鄉村醫生工作,走村串戶出診,百姓隨叫隨到,默默無聞奉獻,及時解除山區患者病痛,被當地群眾譽為健康的“保護神”。
1977年從臨沂衛校畢業后,麻本運不顧家人反對,拒絕留在大醫院的機會,執意回到家鄉,成了村里第一位赤腳醫生。“村里很多人生病了不愿意上醫院就硬扛著。我母親就是這樣,身體一直不好。”看到母親和鄉鄰忍受病痛卻得不到好的救治,麻本運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當醫生的夢想也在內心扎根。
回到農村后,麻本運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為村民治病上來,全村2000多口人,誰家有什么病,誰家媳婦什么時候到預產期,誰家孩子什么時候該接種疫苗,麻本運心里都有一本賬。“現在村里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有些當年都是我接生的。”37年來,他的腳步踏遍了臺頭村的每個角落、每條巷道。不少患者病情發作,都請麻本運出診,他從不厭煩,每次都及時趕到,為病人進行治療,一等就是幾個小時,直到病人病情穩定,他還要再囑咐幾句,才放心地回家。
2002年夏的一天夜里,村里下著大雨,70多歲的公老太膽囊炎復發,正在家中休息的麻本運被前來求助的老太家人叫醒,此時已是夜里12點,麻本運二話沒說帶著醫藥箱、披著一塊塑料布、拿著小手電就往老太家里趕。由于雨勢大,山路泥濘不堪,麻本運路過一處水溝時不慎滑倒,一直被沖走了三四米遠,幸虧有塊石頭,他一把抓住才沒有被繼續走。被救起的麻本運徒步了一個小時終于來到公老太的家中,他立即為老人采取了急救措施、掛上吊瓶,老人的病情才得以緩解。此后一周,麻本運每天都要徒步一個小時到老太太家里為其打針換藥,直到老人康復。
“做人要講人品,行醫要重醫德。”麻本運行醫多年,從未收過任何出診費。對于孤寡老人、特困家庭,麻本運總會毫不猶豫地為其貼補醫藥費。麻本運最初一個月的工資只有300元,村里成立衛生室之前麻本運在自己家里坐診,每個月的收入還不夠購藥的費用,家里還有地,基本就靠種莊稼來貼補家用和買藥的錢。1996年左右,村衛生室剛成立之時,麻本運自掏腰包為衛生室購置了桌椅板凳等物品。家人也因此對他不理解,那時候他們家的房子是最破的,干這個不僅掙不著錢還得往里掏錢,連孩子都說他像個要飯的。但他卻從未想過放棄,既然干了這行,就堅持到底。
他多次被評為縣、鄉衛生先進工作者,2014年10月份被推薦參加臨沂市第三屆“最美鄉村醫生”評選并進入候選名單。
責任編輯:孫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