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里的“文化書記”
1993年12月,許連慶毛遂自薦當上村支書,并且一干就是20年。在發展經濟富民的同時,他個人出資給村民建花園;創建鄉鎮書畫協會、舉辦農民書畫展,騎著電動車各村尋訪書畫高人;被授予第十二屆中國時代優秀新聞人物,榮獲中國當代書畫百杰稱號……

1993年12月,許連慶毛遂自薦當上村支書,并且一干就是20年。在發展經濟富民的同時,他個人出資給村民建花園;創建鄉鎮書畫協會、舉辦農民書畫展,騎著電動車各村尋訪書畫高人;被授予第十二屆中國時代優秀新聞人物,榮獲中國當代書畫百杰稱號……
工作中,許連慶看到,村民們雖然越來越富裕,可是,逢年過節,農閑時節,村里的男人們湊到一起打麻將賭博的越來越多,女人們串門子東家長西家短地嘮閑嗑,甚至因為一兩句閑言碎語攪得婆媳不和、四鄰不安。
許連慶以個人名義借錢將村后15畝廢棄的土地建成了一個小型花園:中間是一個方方正正的魚塘,魚塘中央修了一個古色古香的小亭子;小亭子與岸邊相連的是一座懸浮小橋;魚塘邊上蓋起一棟兩層的別致小樓,中間有石桌石凳。魚塘岸邊,環以柳樹、白楊。2005年花園建成了,村民們閑暇之余有了去處:散步、聊天、看景、劃船……
村里還建起了文化大院、娛樂室,通過制定完善《村規民約》等引導村民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形成健康向上的娛樂方式。現在一到農閑時節,村民湊在一起練練書法、作作畫,舞文弄墨成為大家勞動之余的精神享受。濃厚的文化氛圍,豐饒的泥土培育出不少文化人才。村民咸德順,用麥秸稈作畫,遠近聞名;村民王芹,鉛筆繪制《紅樓夢》《清明上河圖》等巨幅名作,被評為首批“齊魯文化之星”。
2006年,在相關領導的支持下,許連慶創建了腰站鎮詩聯書畫協會,發展起腰站鎮及周邊40多名會員,定期交流、切磋。鎮文化藝術中心也是他一手創建的。鎮文化藝術中心,不僅是詩畫愛好者的樂土,戲曲愛好者每周也定時在這里吹拉彈唱,該文化藝術中心還是一年一度的平原縣農民書畫展的展室之一。
2010-2013年,在鎮政府的扶持下,許連慶連續辦起了三屆農民書畫展,參展的農民不僅有本鎮、本縣的,還有高唐的、德州的、濟南的,還有來自北京的,作品有1000多幅。
責任編輯:徐坤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