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馳騁魯甸獻愛心
8月3日下午,家住東港區三莊鎮三莊二村的趙龍海從電視上得知云南省魯甸縣發生地震后,他馬上做了一個決定。“魯甸那邊受了災,我心里不好受,我作為一名黨員,我有義務,有同情心,送去山東人民的溫暖。”


8月3日下午,家住東港區三莊鎮三莊二村的趙龍海從電視上得知云南省魯甸縣發生地震后,他馬上做了一個決定。“魯甸那邊受了災,我心里不好受,我作為一名黨員,我有義務,有同情心,送去山東人民的溫暖。”
他的妻子王均花給他煮了幾十個雞蛋,買上了二十斤煎餅,院子里自己種著大蔥,拔了一捆大蔥,從街上買上了水果、礦泉水。8月4日11點,載著日照人民的深情厚誼,趙龍海開著他的小貨車奔赴云南魯甸。經過五千多里的疾駛,8月6日下午,趙龍海來到了魯甸。趙龍海到了當地民政部門,請求加入救援志愿者隊伍。
趙龍海已經58歲了,剛到魯甸的時候,縣民政部門害怕出危險想讓他回家,但他堅持了下來,并且在救援方面并不輸給年輕人。“現在當地一些人見我都豎大拇指,說沒想到我能干得這么好。”大家的認可對趙龍海來說是最大的安慰。
在縣里的統一指揮下,趙龍海被安排去運送物資以及接送輕病號。8月8日,趙龍海被安排往山上的火德紅鎮運送物資,海拔2000多米的山,路兩邊就是懸崖峭壁,非常危險。他說,“在這個路上,出了三次危險,尤其有一次,塌方了,我已經過去了,后邊車斗差點翻了山下,虧著士兵和村民給我抬上來,當時我們七個車去的,五公里路走了五個小時,也沒吃飯,到那里已經兩點了。”
“1、2、3、4……”已經是疲憊不堪的趙龍海數了下,8月13日已經是他在災區救援的第8天了。隨即,他如數家珍地說起這幾天的救援情況:“我6號中午到了魯甸后,先到縣里報到,把物資送到民政局,再在縣里的統一指揮下,被安排在縣城運送物資給部隊、醫院;8號、9號,我被安排往山上的火德紅鎮運送物資,海拔2000多米的山,路兩邊就是懸崖峭壁,二三十公里路要走四五個小時;10號,我又送物資到在震中龍頭山鎮龍泉社區;昨天今天跑小寨。”
“前幾天,到光明村的路太窄了,大車上不去,我的車成了最忙碌的一輛,有什么需求都會找我。”趙龍海疲憊中充滿喜悅地說。他說,這次救援是他遇到的最難的一次,但是,他要堅持下去。
在到魯甸災區的時候,趙龍海留下了一些煎餅、大餅,以備不時之需,這幾天由于救援太忙,也沒有固定的飯點,這些食物他在餓的時候吃了點,剩下的,在災區他都陸續分給了最需要食物的老百姓。“帶了幾個蘋果我一個也沒舍得吃,都給了災區的孩子們了。”趙龍海說。
“老趙,真是個熱心腸,腿腳快,救援有經驗,昨天幫我們解決了藥品急需迅速轉移的燃眉之急!”魯甸縣小寨鄉掛職副鎮長尹君說。“他啊,太熱情太有愛心了,來的這8天,不僅當運輸工、搬運工,送傷員、看孩子,還幫受災群眾搭建帳篷,反正看到什么就做什么,這么大年紀了,真是太不容易了,每天為受災群眾忙碌勞累,是我們家鄉的好人,更是黨員的好榜樣”趙龍海的“抗友”青島紅十字會山海情救援醫療隊的王茂鶴豎起大拇指說。
8月18日,趙龍海完成了救援志愿服務,在魯甸的十幾天里,他每天運送七八趟物資,而接送的群眾他也記不清了。
每當鄰居老鄉們稱贊他時,他總說,“這是我們的同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要有愛心,給他們送去一點溫暖,讓他們感覺到大家庭的溫暖。”
責任編輯:陳鳳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