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肩扛老母右肩護妻子
丁振諤,出生于1942年6月,龍口市龍港街道官道丁家村村民。他的生活里只有兩件事,一件是照顧101歲的老母親;另一件是照顧中風多年的妻子。

丁振諤,出生于1942年6月,龍口市龍港街道官道丁家村村民。他的生活里只有兩件事,一件是照顧101歲的老母親;另一件是照顧中風多年的妻子。
2001年,妻子突然中風。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他湊夠了妻子的手術費,為妻子做了手術。術后醫生告訴丁振諤,妻子最多可以再活5個月。悲痛欲絕的丁振諤帶著妻子四處求醫,只要看到有關于妻子病情的特效藥,就買來給妻子用,為此花光了自己做桃酥生意時攢下的3萬元錢,還借了不少外債。“我那時候身體不好,家里的重活都在她手里。她跟著我確實也沒享福,又磨大了3個孩子,受了很多累。我覺得她對這個家的功勞不小。” 丁振諤懷著對妻子的愧疚說。在照顧患病妻子的同時,丁振諤還要伺候年邁的母親,多年以來,丁振諤形成了自己的時間表。早上4點半起床,為妻子做第一次按摩,然后做早飯;6點,伺候母親穿衣洗漱;7點,吃早飯;上午9點,是丁振諤和妻子的活動時間,每天這個時間他給妻子進行第二次全身按摩,活動活動神經。這些都是丁振諤每天必須進行的項目,一年365天,從不間斷。母親和妻子的腿腳都不太靈便,雖然他準備了兩個便盆,但意外還是時常發生,無法言語的妻子半夜經常來不及告訴就便溺,炕上、褥子上到處都是。別人問他,實在不行就把兒女叫回來吧,你一個人太辛苦了,但他卻說,咱不能這些事交給兒女,咱在家閑著。兒女都有各自的家庭,他們有自己的工作,還得指著他們掙飯吃,孩子還得上學。生活上,丁振諤能省就省,除了自己的糧田,他還在閑暇之余,管護自己的小菜地,為的是節約支出,讓自己的家人吃上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對于這樣的生活,他覺得很滿足。他說,我入了低保,可以給俺媽買點瓜果梨桃,俺媽愛吃,黨和政府很照顧我、支持我,我心里很溫暖。在他的精心護理下,母親今年已經101歲了,除了行動不便以外,身體還算健康。本來已經喪失生活勇氣的妻子也奇跡般的有了好轉。妻子年輕的時候愛唱歌,丁振諤就拉著二胡給她伴奏。中風以后,妻子雖然喪失了說話的能力,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還能唱歌,一有空閑,老兩口就合作起了最拿手的曲目,“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生活還在繼續,丁振諤嘴里一直掛著兩句話,一句是“做兒女的再孝順也沒有媽媽對咱的恩情大”;另一句是“妻子沒享福就得病,心里冤得慌”,正是這兩句話支撐著他一直走到現在。
責任編輯:王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