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婆婆
今年44歲的張麗,是龍口市徐福街道鄭家莊村人。她16年如一日,像親生女兒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癱瘓的婆婆,得到鄰里和鄉(xiāng)親們的贊譽。

今年44歲的張麗,是龍口市徐福街道鄭家莊村人。她16年如一日,像親生女兒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癱瘓的婆婆,得到鄰里和鄉(xiāng)親們的贊譽。
張麗和丈夫結(jié)婚后,一直努力扮演好妻子、媳婦這兩個角色。1998年,張麗的婆婆突發(fā)腦血栓,身子左半側(cè)無法動彈,癱在炕上。張麗一直細致入微地照顧著婆婆,甚至為此辭掉工作,專心在家伺候。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病情慢慢的好轉(zhuǎn)了。在婆婆身體進入恢復(fù)期后,張麗給婆婆買了雙拐,每天都攙著婆婆在院子里走,幫助她恢復(fù)。然而天有不測風(fēng)云,2009年婆婆第二次血栓,這次壓迫了腦神經(jīng),后遺癥比較明顯,老人完全不會動了,徹底癱在了炕上,生活也完全不能自理,頭腦經(jīng)常一會兒清醒,一會糊涂。癱在炕上的這幾年里,婆婆躺在炕上大小便起不來,于是張麗就買了個“恭凳”,到婆婆需要解手的時候,她就把婆婆從炕上扶起來,抱到“恭凳”上。張麗的體重只有100斤,而婆婆的體重卻有150多斤,抱的時候很吃力。張麗每次都非常小心仔細,生怕有一點閃失。有一次,張麗在搬婆婆的時候,用的勁猛了點,差一點閃了腰,但她強忍著劇痛,抱得更緊了,直到把婆婆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胤畔隆?6年的磨礪,纖弱的張麗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臂力驚人的“大力士”。
張麗的婆婆是個很愛干凈的人。癱在炕上后,行動不便,張麗就定期幫婆婆擦洗身子。天氣暖和時,張麗就把婆婆抱到輪椅上,推著婆婆到村里的澡堂去洗澡。不認(rèn)識的人都好奇地問張麗,“你是她的閨女嗎?”,因為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只有女兒才會推著行動不便的母親來澡堂洗澡。婆婆聽到后,總是很自豪地說:“她是俺兒媳婦,比親閨女還親。”
2009年底,張麗的丈夫患心絞痛,住院安裝支架。丈夫住院動手術(shù)期間,婆婆也需要照顧,她覺得自己真是分身乏術(shù),但她哪一邊都放心不下,依然親自照顧婆婆。丈夫治病沉重的醫(yī)藥費負(fù)擔(dān),讓他們的生活更拮據(jù)了,但張麗依然對生活充滿信心。2013年,她和丈夫向親戚朋友借錢,買了車床,并雇人辦起工廠。由于租住的廠房離家遠,照顧婆婆不方便,張麗特意收拾出一間屋子,把婆婆接過來一起住方便照顧。
在張麗的影響下,她的孩子也非常懂事、孝順,從小學(xué)著做家務(wù),照顧奶奶。張麗說,她一直認(rèn)為,不管社會怎么變,不管人情怎么變,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家庭美德不能變。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現(xiàn)在好好孝敬父母、公婆,這種觀念就能影響孩子,代代傳下去,這個家才會和睦,才會家和萬事興。
正是這種孝心,多年來張麗先后被評為徐福街道 “新二十四孝賢”、龍口市和諧文明家庭、煙臺市“十大孝親敬老楷模”、“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等榮譽稱號。
責(zé)任編輯:王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