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撐起臥床十年兒子
王樹梅,女,安丘新安街道王家樓子村村民。10年前,她的兒子劉明光因車禍重傷,不幸成為植物人,父母不離不棄,用愛喚醒“沉睡”的兒子,幫他恢復記憶。3000多個夜晚,她從未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熬白了頭發(fā),累垮了身體,然而,所有的艱辛在聽到兒子一聲“媽”的時候都煙消云散,只剩下滿滿的愛與期盼。

王樹梅,女,安丘新安街道王家樓子村村民。10年前,她的兒子劉明光因車禍重傷,不幸成為植物人,父母不離不棄,用愛喚醒“沉睡”的兒子,幫他恢復記憶。3000多個夜晚,她從未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熬白了頭發(fā),累垮了身體,然而,所有的艱辛在聽到兒子一聲“媽”的時候都煙消云散,只剩下滿滿的愛與期盼。
十年前一場車禍,兒子成了“植物人”
“從兒子出車禍到現在快10年了。”王樹梅痛苦地回憶道,2005年5月26日,兒子劉明光當時剛滿23歲,他的朋友騎著摩托車載他出去玩時,與一輛貨車相撞,朋友當場死亡,劉明光被撞得不省人事。雖然全力搶救,劉明光度過了危險期,但卻一直昏迷不醒。
在劉明光住院第四個月的時候,醫(yī)生甚至告訴王樹梅,要她做好思想準備,根據她兒子的受傷情況以及類似的病例,基本可以判定患者會成為永久性植物人,她兒子將很難恢復意識,能恢復意識也難以獨自站立行走。
“當時我都不敢相信,覺得天塌了。”王樹梅看著躺在重癥室的兒子,始終無法接受現實。當時劉明光腦部淤血腫脹如水桶般大小,滿臉的淤青,兩只眼睛腫脹得幾乎看不見眼球,腿和手也都骨折了,身體毫無知覺。
兒子一直不醒,連醫(yī)生都放棄治療了。醫(yī)生下達病危通知書后,讓情緒幾近崩潰的她差點癱軟在地。王樹梅望著病床上的兒子,不停地央求醫(yī)生,“你們一定要救救他!一定要救救我兒子!”
“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絕不放棄我兒子!”王樹梅說,當時她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哪怕孩子一輩子也醒不過來,也決不能放棄他。
九十多個不眠夜,喚醒“沉睡的兒子”
在兒子開始住院的90多天時間里,她幾乎沒有睡過安穩(wěn)覺,甚至沒有在床上躺著睡過覺,每次困得睜不開眼時,就瞇一會兒眼然后立刻坐到兒子身邊為他打氣。她經常在病房里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祈禱沉睡的兒子能重新醒來。
為了給兒子治病,王樹梅開始四處尋來醫(yī)書,搜集藥療、食療偏方,了解針灸、按摩等方法,只要能想到的辦法,她都要試一試。一有時間她就趴在兒子耳邊呼喚他的名字,一聲聲的呼喚讓同病房的患者和家屬聽得心里發(fā)酸。最后聽人說,高壓氧對治療植物人效果很不錯時,她借來一大筆錢給兒子進行了新一輪的療程,令她驚喜的是,劉明光的各項生理指標居然開始逐步好轉。
終于,在昏迷三個月后,兒子醒了,這時王樹梅笑著哭了。然而兒子一聲“阿姨”把滿懷希望的王樹梅瞬間打入低谷。不管王樹梅如何解釋,兒子都堅持這位“阿姨”不是自己的母親。
兒子失憶了。兒子當時看她時的陌生眼神讓她痛心,但兒子能夠蘇醒過來足以讓她看到希望,她堅信,自己只要努力,兒子就一定能恢復記憶。
用盡千方百計 幫助兒子康復
為了更好地照顧兒子,王樹梅每天早晚給他泡腳、每兩小時給他翻一次身、給他按時揉腿、捶背、擦拭身體,王樹梅成了兒子的營養(yǎng)師、按摩師、理發(fā)師以及保健醫(yī)師。劉明光從出車禍到現在,臥病在床常見的褥瘡,他從未長過一個。
正是在王樹梅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劉明光的雙腿慢慢地有了知覺。有一次,王樹梅正在給兒子揉腿,揉到小腿時,劉明光突然用不清晰的言語喊出了“媽媽”,聽到后,王樹梅先是愣了一下,隨后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能記起我是誰了,這幾年的付出總算有了回報。”王樹梅興奮的大喊,從那以后,每次給兒子揉腿時,都會跟他聊上幾句。兒子恢復記憶給了王樹梅很大的希望,她開始嘗試著讓兒子慢慢從床上坐起來,然后扶著兒子下床走路。王樹梅每天將兒子的腿綁著支撐起來,靠繩索的伸縮,兒子可以活動,也能鍛煉腿的支撐能力,每天一個半小時。經過鍛煉,劉明光的身體逐漸有了知覺,肌肉有了活力,他終于可以拄著拐杖緩慢前行。
于是,王樹梅為兒子制定了新的康復訓練計劃。每天早上6時,王家樓子村村北的一條泥濘的小路上,總能依稀看到一對攙扶著蹣跚行走的身影。10年了,家門口前面的100多米長的小路就成了劉明光的康復訓練地。“這么些年來,每天早晨爬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肩膀攙扶著我兒出去鍛煉,每天鍛煉四次,一天都沒有落下,就是希望能看到他可以自己正常走路的那一天。”王樹梅感慨地說,“他也喜歡出去走走看看。”
王樹梅表示,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能盡快好起來,自己能有錢為兒子做康復治療。
責任編輯:王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