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罩哥:把防火罩讓給傷者
災情就是命令,馬志鵬和戰士們時刻整裝待發。吃飯時,睡覺時,馬志鵬和戰士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被警鈴從夢中驚醒,也記不清有多少次放下了手中的碗筷。也許旁人覺得苦不堪言,他們卻是樂在其中。


馬志鵬,1986年出生,2007年入伍,2009年考入軍校,經過部隊大熔爐的淬煉,他從一名普通青年成長為優秀的消防干部,現任莒縣公安消防大隊城陽路中隊代理副中隊長,武警少尉警銜。入伍以來,馬志鵬同志忠于職守,堅定信念,愛崗敬業,樂于奉獻。8年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多次獲得支隊嘉獎,在2013年參加全省消防部隊基層指揮員比武活動中成績突出,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2012年,馬志鵬軍校畢業,分配到日照支隊莒縣大隊城陽路中隊。兩年中,城陽路中隊共出警千余次,搶救疏散被困群眾300余人,大大小小每一次戰斗,馬志鵬的身影始終沖鋒在最前沿。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消防戰士“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的錚錚誓言。
苦練技能,練就一身過硬本領
2007年,馬志鵬懷揣著青年人的一腔熱血,參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消防戰士。消防部隊擔負著搶險救災,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社會責任,初入新兵連,身為一名消防新兵的馬志鵬就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在重大的責任面前,馬志鵬給自己定下了目標:扎根軍營,苦練軍事技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筑起一條堅實的防線。有了奮斗目標的馬志鵬信念更加堅定。為了練就強健的體魄,他每天自我加壓,俯臥撐、長跑、負重跑這些體能訓練科目,除了集體訓練的時間,還經常自己加練。每次考核,馬志鵬成績都達到了優秀。
打鐵還要自身硬。面對各式各樣的消防器材,感受到壓力的馬志鵬迎難而上,腳踏實地地學起了器材操作技能。操課時間認真學習,課下找老兵虛心請教。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馬志鵬掌握了數十種常規消防器材的性能標準、技術參數、使用方法、維護保養,成為連隊的楷模。2009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昆明消防指揮學校,成為一名職業軍人。
2012年,馬志鵬軍校畢業。初到連隊的他就接到了一項大任務,參加2013年總隊組織的全省消防部隊基層指揮員大比武。面對壓力,他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比武前的備戰訓練中。備戰期間,他嚴格要求自己,勤學苦練,負重登樓、百米負重、車操,訓練中,腳磨出了泡,手撕破了皮,泡變成繭,繭再變成泡,馬志鵬咬牙堅持了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次比武中,馬志鵬名列前茅,得到總隊表彰,被授予個人三等功。
勇戰火魔,凸顯英雄虎膽雄心
消防戰士,24小時值班備勤。在莒縣大隊任職的兩年中,馬志鵬參加的大大小小的戰斗已經有一千多次,搶救被困群眾的人數,自己都數不過來。
與火災戰斗,不僅僅需要過人的膽量,更要斗智斗勇。2014年2月12日,騰勝化工瀝青儲罐發生爆炸起火,在大隊領導的指揮下,馬志鵬帶領中隊官兵,冒著生命危險,連續奮戰三個多小時進行撲救。
爆炸引起的沖天火光在1公里外都能清晰地看到,刺鼻的氣味令馬志鵬的心中更加沉重。馬志鵬在這個工廠搞過演練,他清楚廠內的其它化工裝置一旦發生連環爆炸意味著什么,那將是一場大災難。馬志鵬帶領戰士趕到火場,大火已經將高度十余米的瀝青罐包裹,罐體已經被高溫炙烤得變了形,隨時有再次爆炸的危險。
馬志鵬當即將戰士分為兩組,一組從側面對著火罐體及周邊設備進行冷卻,防止爆炸;自己則帶領一組戰士正面強攻,進行滅火。借助消防車水槍,他們迅速將火勢壓縮到罐體周邊不足一米處。馬志鵬接過消防水帶領先沖入陣地,堵截火勢,正面滅火。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激烈戰斗,大火終于被撲滅,沒有造成更大損失。
赤子之心,守護群眾生命安全
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馬志鵬在搶險救援中以命搏命,同死神搏斗。2014年3月16日中午12點,中聯水泥一在建車間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3名工人被埋,而且現場很有可能發生二次坍塌事故,情況萬分危急。為節省救援時間,馬志鵬指揮官兵邊清理通道邊進行救援。他自己則攜帶簡易工具鉆進了狹小的救援空間。在救援過程中,馬志鵬的胳膊不慎被鋼筋劃傷,鮮血直流,戰士們要他下去休息,他卻簡單包扎后又返回現場繼續救援。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為了給被困人員爭取更多機會,馬志鵬埋身在擴張開的鋼筋堆下,小心翼翼地操作著液壓剪,破拆壓住工人腿部的鋼筋并用雙手清理埋壓的混凝土。16點30分,被埋長達4個多小時的工人終于被安全營救出來。
2014年4月24日凌晨4時59分,狀元路一家商鋪起火,一名婦女與一名兒童被困火場,生死不明。火情就是命令,作為副中隊長,馬志鵬立即帶領中隊3輛消防車17名官兵,趕赴現場進行救援。
到達現場的官兵迅速查明情況。起火的商鋪分為三層,一層是商鋪,二層三層用于居住。時間就是生命,馬志鵬決定,將救援人員分為三組,一組利用消防水槍從南側對火勢進行控制,防止火勢繼續蔓延;一組利用消防拉梯進入建筑內進行搜救,確定被困人員位置,進行救援;一組負責滅火供水。馬志鵬親自帶領搜救組攜帶救援器材進入現場,由于現場濃煙籠罩,能見度太低,搜救人員只能進行逐房搜索,終于在三樓一間房間內找到了這兩人。為了節省救援時間,救援人員在孩子身上系上安全繩索,由消防戰士將孩子通過拉梯從三樓窗口抱至地面。同時,馬志鵬摘下呼吸面罩,戴在被困婦女臉上,背起被困婦女,冒著濃煙經由建筑內部樓梯快速撤離現場,挽救了兩條生命。
災情就是命令,馬志鵬和戰士們時刻整裝待發。吃飯時,睡覺時,馬志鵬和戰士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被警鈴從夢中驚醒,也記不清有多少次放下了手中的碗筷。也許旁人覺得苦不堪言,他們卻是樂在其中。
每逢佳節倍思親,當兵八年,馬志鵬的大年夜大多在部隊和戰士們一起度過。他知道家人盼望自己回家過年,可是他覺得,駐地百姓更需要自己。每年大年三十到正月十六,他就主動要求在中隊值班,讓戰友們可以回家和親人過一個團圓的春節。每年這個時候,馬志鵬都忘不了去福利院和養老院看看那些孤寡老人和孩子們,給他們帶點年貨和玩具。去的多了,福利院與養老院的人漸漸地都熟悉他了,都親切地稱他為活雷鋒。
對于大家的贊揚,馬志鵬憨厚地笑笑,說,自己做得還不夠好,也有很多缺點和不足,還要繼續努力。談及未來,馬志鵬說,將繼續以扶危救難作為自己的天職,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繼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責任編輯: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