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職工的“媽媽”
2007年,聾啞職工張善云在放假回家期間摔斷了胳膊,因治療不及時失去了勞動能力。辛興芬到他家探望時,看到這一家困窘的生活狀況,決定讓張善云再回到廠里工作。大約有三、四年時間,張善云什么都干不了,辛興芬仍然給他發著工資,繳納著社會保險。現在張善云能干活了,總是搶著幫辛興芬干活。
100多位殘疾職工的“媽媽”

辛興芬,1956年12月出生,莒縣福利服裝廠廠長,先后被評為“全省扶殘助殘最佳愛心獎”、“日照市百名女杰”、“感動日照十佳人物”、“日照市第四屆道德模范”等,日前作為全國助殘先進個人受到了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的親切接見。
“總書記的手又寬大又柔軟。”5月17日,剛剛從北京返回的莒縣福利服裝加工廠廠長辛興芬興奮地說。她剛剛獲得全國助殘先進個人稱號,并于5月16日到人民大會堂領獎。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和張高麗等中央領導都和她握手祝賀。
辛興芬是莒縣福利服裝廠的廠長,她不僅是一百多位殘疾職工的“媽媽”,還是四十多對殘疾伉儷的“紅娘”。20年來,她先后培訓安置了200多名殘疾人就業,并用慈母的情懷幫助他們收獲完滿的人生。
清晨,當許多人還沉浸在睡夢中時,辛興芬就起床了。早晨早起,半夜才休息,這是她十幾年來的生活節奏。
這些年,外貿服裝加工廠利潤越來越微薄,加工費不漲,工人工資卻上漲了三成。其實,年近六十的辛興芬可以不必這樣辛苦,如果她把工廠關掉,將每年50多萬件服裝的加工訂單外包,就算每件衣服只賺一兩塊錢的差價,企業的利潤也比現在高的多。
但辛興芬卻說:“雖然沒有利潤,但是我養了一百多個殘疾人,你不接活,他們閑著,就有可能出去滋事,所以就是為了讓殘疾人有活干,價格再低,再微利,我也得接。”
殘疾職工的心理和正常人有很大差別,處理問題的方式簡單粗暴。為了管理好殘疾職工,辛興芬可謂費盡了心血。
2007年,聾啞職工張善云在放假回家期間摔斷了胳膊,因治療不及時失去了勞動能力。辛興芬到他家探望時,看到這一家困窘的生活狀況,決定讓張善云再回到廠里工作。大約有三、四年時間,張善云什么都干不了,辛興芬仍然給他發著工資,繳納著社會保險。現在張善云能干活了,總是搶著幫辛興芬干活。
辛興芬有一副菩薩心腸,她不忍心拒絕上門求職的殘疾人,廠里的殘疾職工越聚越多,已經達到了138人。
莒縣福利服裝廠殘疾職工的月平均工資兩千五百多元,工廠免費供應一日三餐,給多數殘疾職工提供免費宿舍。
更讓殘疾職工感到溫暖的是,辛興芬為他們牽線搭橋,成就了40多樁美滿姻緣。
編后話:在莒縣福利服裝廠這個大家庭里,辛興芬以慈母的情懷,關心、呵護著每一名員工,她不僅是殘疾職工的月下紅娘,也是他們家庭矛盾的和事佬。辛興芬她用近二十年的努力和堅持,走進了他們的內心世界,在扶殘助殘路上,辛興芬留下了深深的腳印。
責任編輯: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