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少年勇挑家庭重擔
陳承震自懂事起就開始照料一家老小的生活,早晨早起做飯、照顧弟弟上學、洗衣服這些家務事都落在她一人肩上。個人比較喜歡讀書,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陳承震,女,漢族,2000年6月出生,學生,章丘市明水街道呂家村人。
她家中6口人,爺爺心臟病,奶奶常年胃病,父母自幼智障,弟弟上小學。家庭收入來源主要是靠父親當小工和母親打零工的微薄工資以及享有每月低保800元。陳承震自懂事起就開始照料一家老小的生活,早晨早起做飯、照顧弟弟上學、洗衣服這些家務事都落在她一人肩上。個人比較喜歡讀書,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陳承震生長在一個既幸福又不是太完美的家庭里。父親是建筑小工,自幼生病得了智障,只會苦干,經常會受到老板的批評和同事們的戲弄。母親也因智障,只能去掃馬路,卻還是遭遇無止的批評和指責。承震的奶奶常年患有胃病,因為無錢做手術,又不舍得買藥,所以只能忍受病魔的痛苦。爺爺身患心臟病,身體狀況也非常令人堪憂。一天夜里,爺爺心臟病又犯了,奶奶既要照顧弟弟,又要照顧爺爺,忙得不可開交。睡夢中驚醒的承震,趕緊跑到爺爺床邊,拿出藥喂他吃,一邊給爺爺擦汗,一邊給爺爺按摩麻木的胳膊。等爺爺病情穩定了,天就亮了,自己才回到自己的床上打了個盹。日復一日,這樣的生活讓承震學會熟練的照顧爺爺,幫助奶奶減輕了不少負擔 。
承震父母因為智力不如別人,生活上有些事情不能自理,更別說照顧家庭了。于是,承震學會了做飯、炒菜、洗衣服和整理家務等一切工作。每天早上一睜眼,她早早的起床給大家做早飯,照顧弟弟穿衣吃飯上學。一到冬天,厚厚的棉衣特別難洗,承震不舍得用熱水洗衣服,只用涼水洗,有時自己的手都能凍得裂了,再一沾水,鉆心的疼。此外,年幼的承震還擔負起了上銀行取母親工資的任務。一天一天,她就像個陀螺,不停地轉啊轉。有時,累了,委屈了,還會偷偷的掉眼淚。不過它像是一陣風,一會兒就刮跑了,因為我知道,照顧好家人是她的責任,孝敬父母、長輩是她份內的事。所以,擦干眼淚,承震會調整好心態繼續下去。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承震從小喜歡看書,并立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志向。從《十萬個為什么》、《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好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這些書中吸取到不少的知識,使她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承震希望長大后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她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始終保持著優異的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優秀班干部”等稱號。她還被評為章丘市“十佳少先隊員”。
責任編輯:王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