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益當成信仰
王驍宙,男,山東臨朐人,1980年1月生,漢族,山東省臨朐縣人民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同時擔任藍天救援隊山東總隊隊長,山東省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隊長,臨朐陽光義工志愿者聯合會會長,中國紅十字國際救援隊隊員。


2008年利用業余時間自籌資金發起成立臨朐縣陽光義工志愿者聯合會,吸取各地慈善組織經驗,制定救助會工作程序及工作計劃,根據本縣實際情況制定了“助學、助貧、助困、助殘”的宗旨。目前,陽光義工聯共走訪貧困學生3000余人次,聯系捐助者捐助貧困學生數百名,還給特教學校及部分山區貧困學校建立了陽光圖書館、陽光戶外健身基地、陽光醫務室,并協助政府部門做好各種宣傳日的社區宣傳工作。此外,陽光義工聯與臨朐縣九山鎮、大關鎮貧困家庭結對子,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汶川大地震后,義工聯積極組織志愿者在第一時間為災區人民籌得現金18.7萬及救援物資一批,有力地支持了抗震救災。
2009年加入中國第一支民間公益救援隊——紅十字藍天救援隊,擔任山東地區聯絡官、藍天救援隊山東總隊隊長、山東省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隊長,并在省內十四城市成立分隊,目前有穩定的隊員800人以上,這支民間公益救援隊伍擁有豐富的山地和災難救援實踐、組織嚴密、行動迅捷,先后參加過汶川地震救援、玉樹地震救援、北京房山水災救援、云南彝良地震救援、四川雅安地震救援等重特大自然災害救援,以及省內的城市和山野救援數百起。這支隊伍是王驍宙親手搭建,每一位隊員的情況他都非常熟悉,幾年來,為了山東藍天救援隊的發展,他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心血。
隨著戶外運動的普及與發展,野外遇險的事情時有發生,作為山東省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隊長,王驍宙時時感受到身上的壓力和社會責任。救援隊的隊員們平時都有各自的工作,他們購置裝備、參加行動全部自費,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進行各種培訓、演練,只為提高技術和相互更好協作,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更快速、有效的緊急救助。志愿者團體有自身的特點,隊員們都是個行業的精英,有很多隊員都有強烈的個性,為了帶領和發展好這支隊伍,王驍宙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更不必提個人時間、精力和財物。他所有的節假日都在為救援隊和公益事業奔忙,長假都攢著用于救援和集訓,平時和同事們換班用來奔波于省內各地組建隊伍、了解隊伍發展情況。參加救援結束后,他又搖身轉換成自己的本職,回到單位后連續值班補回同事們的替班。王驍宙每年用于公益救援事業的經費全部來自他和妻子的工資,每年都有幾萬元,各種交通、食宿票據加起來已有十幾公斤。有朋友開玩笑說:你有這些精力和資金,做什么企業不成功啊?
在王驍宙的影響和帶領下,山東省紅十字藍天救援隊自成立以來一直積極踐行紅十字精神和志愿精神,這支隊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在藍天體系內成為全國的標桿。
2010年4月青海玉樹地震時,藍天救援隊是第一支進入災區的民間志愿團體,山東藍天救援隊自費自駕車滿載救災物資前往青海玉樹救援十三天,以其出色的專業搜救、醫療、車輛、通訊保障能力,為挽救生命搭建通道,匯同藍天救援隊總部共搜救生還者12人,診治傷病受災群眾1165人,轉運骨折等傷員25人,配合國家救援隊巡診9天90車次,轉運救災物資五千萬元,協助政府發放藥品、搭建救災帳篷,并為災區架設了第一個通訊中繼站,為救災做好通訊保障工作。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22日凌晨1點半左右,王驍宙接到藍天總部增援指令,連夜緊急集結,奔赴北京房山重災區,馳援救災工作,在摸排災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中國紅十字總會郭長江副會長的盛贊,26日人民日報刊發“暴雨中,他們挺起中國脊梁”的文章,報道了藍天救援隊隊員在危難中用行動體現志愿精神與人間大愛的事跡。
2012年9月7日云南昭通市彝良縣、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交界發生5.7級地震,山東省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連夜出動,抵達災區當天,他們顧不上休息,就馬上接受救災任務投入工作,被當地救災指揮部門派往最艱苦最偏遠最危險的震后山區洛澤河鎮賑災,除承擔運送救災應急包、帳篷,食物等救災物資外,還要進行災區調查和醫療救助等工作。當地深入鄉村的道路十分陡峭,隨時有滾石、道路塌方和余震,隨時面臨生命危險,全體一線隊友克服萬難,為饑餓暴雨中的災民送去珍貴的食物和帳篷。在災區隊員每天工作超14小時,最少的一天只睡3小時。王驍宙作為前方指揮部總指揮,更是隨時準備投入工作,10天后返回山東時,眼睛布滿血絲,人整整瘦了好幾圈。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王驍宙帶救援隊第一時間飛赴四川,于21日早抵達震中蘆山縣,展開了為期7天的地震救援。
由于救援經驗豐富,各項技術全面,2013年入選中國紅十字國際救援隊,2013年11月臺風“海燕”給菲律賓帶來了重創,根據中央批準精神,為進一步彰顯我國善鄰及負責任大國形象,增進中菲友好,我國政府派出中國紅十字國際救援隊前往救援,本次救援也是中國紅十字會自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后,時隔90年再一次出動國際救援。其作為第一梯隊隊員赴菲律賓救援15天,成為山東省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參加國際救援行動的緊急災害救援志愿者, 從一名公益志愿者,成長成為一位擁有豐富的專業救援知識技能和救援經驗的國際救援隊員和緊急救援專業人士。
王驍宙說:習慣了鋼筋混凝土的城市生活后會不經意的失去很多東西,這些東西不去尋找的話,一輩子就失去了,公益會幫你找回這些東西。不要談論回報這樣淺薄的話題,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之傳統美德,她能接納各色各樣的人,不管給予她的是快樂或者痛苦,胸懷不能僅以博大而論,那我們何不以博大、寬恕、感恩的心態處事,在困難面前鍛煉意志;在挫折中變得堅強;學會感恩,學會給與,學會做一個好人。把公益當成信仰,說我所做,做我所說,我怎能在別人的苦難面前轉過身去……
由于表現突出,2008年山東省紅十字會授予“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優秀志愿者”稱號;共青團濰坊市委、濰坊市青年志愿者協會授予“濰坊市優秀青年志愿者標兵”稱號。2010年,濰坊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濰坊市文明市民”榮譽稱號。2012年,臨朐縣人民政府授予“尊師重教先進個人”稱號;山東省文明辦授予“山東省優秀志愿者”稱號;中國紅十字總會授予“五星級紅十字志愿者”稱號;中國紅十字總會授予“中國紅十字志愿服務專業貢獻獎”。2010、2011連續兩年被紅十字藍天救援隊授予“銀質勛章”,2012年被紅十字藍天救援隊授予“金質勛章”。
責任編輯:解西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