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對嘴喂養棄嬰29年
陳疃鎮曹家官莊,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里,落日夕照下,58歲的王均秀正在耐心地、嘴對嘴地喂食懷里的女嬰,一個撿來的孩子,先天性腦癱,沒有咀嚼、吞咽功能,同時伴有失語、耳聾,大小便失禁,四肢關節僵硬不能活動,至今未發育。而王均秀,就是這樣,嘴對嘴喂養了這個殘疾棄嬰29年,從青絲少婦到白發蒼蒼。
29年不離不棄 嘴對嘴喂棄嬰

王均秀,日照市東港區陳疃鎮曹家官莊村民,1957年9月出生。
陳疃鎮曹家官莊,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里,落日夕照下,58歲的王均秀正在耐心地、嘴對嘴地喂食懷里的女嬰,一個撿來的孩子,先天性腦癱,沒有咀嚼、吞咽功能,同時伴有失語、耳聾,大小便失禁,四肢關節僵硬不能活動,至今未發育。而王均秀,就是這樣,嘴對嘴喂養了這個殘疾棄嬰29年,從青絲少婦到白發蒼蒼。
撿到殘疾棄嬰,四處求醫無果
那是1985年的一天,王均秀剛剛結婚一年多,丈夫曹宗戀開著拖拉機給供銷社送醬油返回的途中,行至南湖鎮王家大嶺路段的時候,在微弱的拖拉機燈光下看到了路旁一個紙箱類的東西,發現里有一個用小被包裹的嬰兒,他俯身抱起嬰兒,發現在小被旁掖著一張紙條,借著微弱的燈光看見紙條上寫著:請好心人收養。當時已經黃昏,路上已沒有行人,想著家里已經懷孕的媳婦,再收養一個嬰兒會不會造成負擔呢,他俯身看了一眼奄奄一息的嬰兒,于是想先抱回家再說。
回到家,沒想到王均秀很開心,她摸了下孩子,卻發現孩子沒有什么反應,王均秀猜到丈夫想到了什么,安慰地說:“無論怎樣都是一條生命啊”……這一夜,夫妻倆徹夜難眠。
兩人給女嬰起名“招弟”,帶著她去了日照、臨沂的幾家醫院檢查,均診斷為“先天性小頭畸形病”,無法根治。兩口子輾轉求醫,非但孩子病情沒有好轉,還花掉了大部分積蓄,但這對善良的夫妻決定把她養大。
同年12月,他們自己的兒子也出生了。隨著兒子一天天長大,抱來的孩子卻還是沒有發育,而且依然大小便失禁,以至于王均秀還是得用嘴對嘴來喂食孩子,而且像照顧嬰兒一樣給換屎尿布。
每頓飯口對口喂食,養母的牙嚼壞了
招弟張開嘴,“啊——”地叫了幾聲。王均秀說,招弟餓了,要喂她了。招弟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咀嚼功能,吞咽也很困難。只能由他人嚼碎食物后用口喂食。
招弟住在家中的炕上,她的身體精瘦,已嚴重變形,脊柱彎曲得很厲害。“招弟每頓飯吃得不少,但體重也就六七十斤吧。”曹宗戀說。
王均秀用炕頭上的大鍋蒸熱了餃子。然后,她端著上了炕。她將餃子咀嚼后,喂入招弟的口中,這頓飯花費了近一個小時。像這樣的“程序”,王均秀每天得進行兩三次。
超于常人的咀嚼時間和次數,讓王均秀的牙口變壞了!拌偤脦状窝懒,醫生說我的牙齒磨損太大!
2008年2月,王均秀意外患肝硬化腹水,這使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深淵,兩次大出血住院花掉了家里全部積蓄并欠下外債3萬多元。王均秀依然不愿放棄招弟,照顧著這個沒有血緣關系的殘疾養女。
兩人的兒子如今在外打工,老兩口在村里種了六分地和三畝果園,維持著生計。
當成自己親生女兒 不會讓她餓著凍著
對于兩人的做法,周圍的親朋好友有的很支持,有的也很不理解。記者問王均秀,這么多年沒有想過放棄嗎?
樸實的王均秀憨笑了一下,“這么多年,我早已把她當成自己的親女兒,我認為一個女人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不可以拋棄自己的孩子,雖然我們生活條件不好,但只要我在,我就不會讓她餓著凍著!
對于王均秀一家的遭遇,村里的鄉親們早有耳聞!罢械芤簿褪菙偵狭诉@對好父母,要是別人,稍微不喂飯,她可能就不在了。他們兩口子(指王均秀夫婦)真得很不容易。招弟在床上躺了20多年,冬天凍不著,夏天熱不著,也沒有長褥瘡,說明父母照顧得很好!币晃焕先苏f。
王均秀的事跡在網上掀起熱潮,被網友稱為“山東最美媽媽”,新華社、齊魯晚報、山東電視臺、日照日報、揚州晚報、淄博日報、搜狐網、中國新聞網、新華網、鳳凰網、美德山東網、齊魯網等數十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榮獲新華社“中國網事感動中國”候選人、日照好人之星、擬補選為市級道德模范。
責任編輯: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