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不斷那濃濃手足情
今年79歲的劉玉楠,是橋頭鎮黑石村一名普通的農家漢子,但在他身上發生的卻是彰顯人間大愛的事情。初次見到劉玉楠,他正在灶臺上忙前忙后,午飯的點快到了,他得趕緊生火做飯給姐姐吃。同樣的行為,70多年里他不知重復了多少次,也不知道還能堅持多少次。他只知道,只要姐姐在這世上一天,自己就得管她一天,生活就會溫暖,家庭就是圓滿,人生就有盼頭。

今年79歲的劉玉楠,是橋頭鎮黑石村一名普通的農家漢子,但在他身上發生的卻是彰顯人間大愛的事情。初次見到劉玉楠,他正在灶臺上忙前忙后,午飯的點快到了,他得趕緊生火做飯給姐姐吃。同樣的行為,70多年里他不知重復了多少次,也不知道還能堅持多少次。他只知道,只要姐姐在這世上一天,自己就得管她一天,生活就會溫暖,家庭就是圓滿,人生就有盼頭。
“姐姐患病那年,我才6歲。由于當時醫療條件有限,家里經濟情況也不允許,姐姐的病就給耽誤了,不想姐姐的病逐漸惡化,最后癱瘓在床了。由于父親走得早,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孩,我便承擔起了照顧姐姐的重任。”劉玉楠講述了姐姐當時的情況。“當時也沒多想,就覺得她是我的親人,我有義務照顧她、贍養她。”每當提到當時所做出的選擇時,劉玉楠的想法是那么樸實和單純。可他不曾料到,這一照顧就是70多年。在這期間,劉玉楠的母親也去世了,劉玉楠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在劉玉楠家里可以看到,低矮的院墻、灰暗的墻壁、脫落的墻皮、坑洼的地面……為了給姐姐治病,劉玉楠沒少外出尋醫問藥,家里也是一貧如洗。非但這樣,為了照顧姐姐,劉玉楠還錯過了最佳的結婚年齡,直到41歲那年,才娶到了鄰村一個帶著兩個可愛女兒且同樣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的媳婦。媳婦的到來不僅分擔了劉玉楠的生活壓力,這團圓的家庭也讓劉玉楠感受到了多年未曾有過的幸福。
“當時自己也不圖他什么,就覺得他人好,心眼好,照顧姐姐都那么細致貼心、無怨無悔,跟他過日子,準沒錯。”談起當時為什么看上劉玉楠的時候,他的老伴毫不猶豫地說道。劉玉楠連忙補充道,“我得感謝老伴,沒有她一直的扶持幫助,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劉玉楠老伴和孩子們的到來,如久旱逢甘霖一般,滋潤著劉玉楠的心窩。
“春秋兩季還好說,最忙活的要數夏天和冬天了。”夏天天氣炎熱,蚊蟲較多,晚上每隔一段時間劉玉楠都要起床幫助姐姐翻身和驅趕蚊蟲,可就是這樣看到姐姐身上被叮咬的大包小包劉玉楠還是覺得十分愧疚。冬天天氣寒冷,劉玉楠就專門在姐姐的床邊打了一個灶臺,方便給她燒炕取暖。“特別是到下半夜,姐姐凍得直敲墻,我就趕緊起床披著衣服再給姐姐續上柴火。一天天的睡不上一個踏實覺。”劉玉楠在說的時候一帶而過,但誰都能體會到其中的艱辛和不易。
久病在床的人容易心生郁結,劉玉楠的姐姐看到弟弟這般日夜操勞十分著急卻又無能為力。因此她故意動不動就向劉玉楠發脾氣,有時候甚至是用盡全身的力氣抓撓、拍打劉玉楠,希望他狠狠心別再管她。但劉玉楠知道,姐姐這么做完全是為了他,因而更加堅定了照顧姐姐的念頭。“我年輕的時候在外面干活,但心里想的全是姐姐,生怕她在家里發生什么意外,每次從外面遇到什么好吃的,劉玉楠也是第一時間想到姐姐,帶回家來讓她嘗嘗鮮。”多年的悉心照料讓姐姐對其十分依賴。“中途也有好幾次想讓幾個姊妹輪流照顧,彼此減輕一下負擔,但姐姐在別處住了一段時間便吵著鬧著要回來,只認準了我一個。”看到她那倔強又執著的態度,劉玉楠好像看到了小時候被姐姐照顧的樣子,二話不說就將姐姐接回了家。
村里也有許多人建議劉玉楠將姐姐送到鎮敬老院讓專職人員進行撫養,但卻被劉玉楠婉拒。“我的家就是姐姐的家,我在哪姐姐就在哪。現在就剩我和姐姐相依為命了,我們不能再分開了。”說到這里,劉玉楠眼里泛著淚光,多少年的辛酸愁苦、父母的千叮萬囑,還有身為兄弟的責任讓劉玉楠這些年過得那么不易,而他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堅強地走下去。
“劉玉楠幾十年如一日照顧姐姐讓鄉親們都很感動,雖然他每天做的都是單調重復、枯燥乏味的事情,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像他一樣將親情和責任系于一身,盡職盡責、全心全意地扛起姐姐活的希望?”黑石村婦女主任白志玲說道。村黨支部書記劉玉民同樣說道:“劉玉楠的事跡影響和感染著全村人,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學習。每逢過年過節,村里的群眾都會給予劉玉楠一家一定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大家的溫暖,讓好人不再孤單。”
責任編輯:解西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