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昭陽,男,1961年9月出生,濟寧市梁山縣小路口鎮馬岔河村衛生室醫生。
29年來,他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護著當地農民的健康。2003年,“非典”無情的肆虐祖國大地,外出返鄉人員如潮水般涌回,他作為一名村級衛生工作人員,義無反顧,不計個人安危,每天要給幾十名返鄉人員上門監測體溫,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小路口中心衛生院,并自費數百元打印“非典”預防宣傳手冊,發送到家家戶戶。
2008年,在手足口病防治過程中,他每天堅持在第一線,到5歲以下兒童及患兒家中消毒殺菌,督導和宣傳疾病防控,在一次實施消殺過程中,不慎扭傷了左腳,他仍然忍受劇痛,入戶上門,嚴格按照上級疾控部門要求進行防治,并做好各種記錄,按時報告當地疫情,為手足口病防治立下戰功,他的衛生室被縣政府評為手足口病防治先進單位。
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以來,每天上門就診的病人非常多,二十多年共接診病人二十余萬人次,出診近萬人次,從沒有收取一分錢診費,給當地村民直接減免診費數十萬元。他跑遍當地及周邊村莊每一條小道,深知每一戶村民身體健康狀況,誰患過哪些慢性病,誰對哪些藥物過敏,誰家有幾個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從沒睡一個安穩覺,從沒過一個輕松愉快的節日。
2010年12月30日夜里,73歲的馬老太太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孩子都外出打工不在身邊,他深知病人十分危險,如果不及時搶救,隨時有死亡的危險,可是衛生室的條件十分簡陋,又無氧氣,但他一點沒有慌亂,立即有條不紊的給病人注射地塞米松、氨茶堿等藥物進行搶救,并輸液治療,經過他一整夜的治療和護理,馬老太的身體很快康復了。
愛心是他行醫信念和做人的根本。他先后減免孤寡老人、困難戶、軍烈屬醫藥費近萬元,陳舊近乎發黃的欠條達4萬余元,可他從沒有主動上門去催收過。對于大病就醫困難戶更是伸出援助之手。由于他技術過硬,口碑極好,周邊村甚至外鄉村的病人都慕名而來。得到他精心醫治的人,都夸他是個“學歷不高水平高,年齡不大學問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醫生。
2009年,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試點,他被選為村衛生室主任,他個人投資數萬元,超標準完成了規范化村衛生室建設。按照鎮衛生院的統一要求和部署,積極開展村民在衛生室門診看病新農合報銷工作,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擁護和交口稱贊。
2011年,我縣新醫改,在村衛生室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以藥養醫的局面,解除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對于鄉村醫生來講,這是個全新的挑戰。但他沒絲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樣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言傳身教給其他鄉村醫生做工作,嚴格執行藥品零差價銷售,不多收病人一分錢。按照上級衛生主管部門和衛生院要求,他認真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免費為村民進行健康體檢和健康教育,規范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2000年12月,馬昭陽被評為小路口鎮優秀鄉村醫生。他用高尚的醫德、良好的醫風、過硬的醫術,解群眾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無私奉獻了青春熱血。
責任編輯:胡玥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