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敬森:身軀捍衛職責 生命譜寫忠誠

選擇
“工作是一種方式,選擇了,就要為選擇付出。”這是田敬森殉職前的座右銘,近十年來,在平凡的城管崗位上,他一直信守著、踐行著。
2001年7月,田敬森畢業于菏澤醫專臨床醫學專業,剛剛畢業就找到了一份非常適合未來發展的工作。2003年12月,縣城管執法局成立并招錄工作人員,田敬森毅然放棄了原來的工作,果斷報考了縣城管執法局。剛報考,親戚、朋友、同學就勸他放棄,有的說“城管的空間就在路巖石以上,整天與小商小販打交道,干的都是得罪人的活,沒有多大出息,將來對象都不好找”,有的說“城管工作不好干,有本事也干不好”,等等。一時間,說什么的都有。但田敬森卻毫不猶豫的說,“我熱愛城管工作,選擇了就要為選擇付出,路沿石以上的舞臺,一樣能精彩的展示自我”。經過筆試、面試、體檢等關口,田敬森終于以優異的成績如愿以償的考到了城管崗位。
履職
從進入城管執法局那天起,田敬森便與“城管”結下了不解之緣。期間,先后擔任一中隊隊員、二中隊副隊長、三中隊隊長、直屬二中隊隊長等職。
隔行如隔山,從行醫到執法,完全是兩個扯不上邊的行業,田敬森頓時倍感壓力巨大,但生性好強的他從上班第一天就扎進工作里,積極向書本學知識,向老同志問技巧,主動與商戶勤溝通、交朋友,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迅速進入了角色,在工作中嶄露頭角。工作積極肯干,業務能力突出, 2012年1月,被任命為三中隊中隊長,負責市容市貌。
市容市貌是公認的城市管理老大難。2011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實施創建城管、綠化、環衛、交通“示范一條街”工程,接著又開展省級衛生縣城、全省園林城市和全國文明縣城“三城聯創”。省級衛生縣時隔近20年才復審,全省園林城市、全國文明縣城都是首創,這對昌樂未來的發展意義非常重大。
而田敬森所屬轄區是文化路片區、站前街片區、東山商城片區等中心位置,這里既有老商業街、農貿市場,也有形成多年的馬路市場,數條街道需要清理提升、120家業戶需要搬遷、300多個沿街門店需要納入正規管理,所有任務必須限期完成,搬遷、清理、提升……沉重的任務一股腦壓到了他和隊員的頭上。
那時候的文化路北段,是一個形成于10多年前的馬路市場,賣水果的、賣玩具的、賣食品的,一個攤挨著一個攤,自行車走過都困難;路邊搭建的棚子,一戶挨著一戶,人行道都被占沒了;路邊殺狗的、賣活雞活魚的,垃圾遍地,污水橫流,嚴重影響著城市環境,可是他們都在這里經營了10多年,清理難度可想而知。
田敬森深知創城意義巨大,即使任務再艱巨、情況再復雜,也必須按時完成。于是,他和同事們起早貪黑搞調查,一條街一條街地跑,一條路一條路地看,一個點一個點地推,一家一戶地做工作,硬是憑著認真、執著、實干的精神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15天的時間,重點路段亂設攤點問題全部解決,馬路市場順利搬遷,所有攤販合理分流,而且建立了一套科學有效的辦法,使區域管理走上了規范化軌道,為“三城聯創”做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街還是那條街,道還是那條道,唯一不同的是現在的街更順暢了、道更清潔了,處處呈現井然有序、和諧經營的好局面。
其實,市容市貌工作遠非想象的那么簡單,大到清理馬路市場、拆除違章建筑,小到維護經營秩序、管理流動攤點,都要付出數倍努力,況且規范市容市貌絕非一日之功,需要一種持久的耐力和工作的韌勁。有時為了做通業戶工作,田敬森不怕跑斷腿、不怕磨破嘴,深入經營業戶家中做工作是家常便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積極與有關市場聯系,為搬遷入駐的業戶爭取優惠政策,為了把工作做通他花費了太多的腦筋。
田敬森常說,“城管上班要比經營業戶擺攤早,下班要比經營業戶收攤晚,‘8小時工作制’對我們來講只是一種概念!庇袝r為了鞏固治理成果,防止取締的馬路市場死灰復燃,田敬森常常帶領隊員沒白沒黑靠在現場,累了就蜷縮在執法車上躺一會,餓了就泡一碗方便面充饑,馬路、市場成了他的家。寒來暑往,30多歲的田敬森患上了嚴重的胃病和高血壓。家人、同事都勸他適當休息,而他總是說“干上了,就得豁上,隊長必須沖在最前面!
城管工作的對象多是弱勢群體。當前,很多人對城管工作不理解,加之一些負面報道,給城管工作蒙上了陰影。有些人一看到經營秩序混亂,開口就罵城管不來治理,當城管來治理時,有的人又借機炒作城管欺負經營業戶。面對不解,田敬森常常安慰自己、安慰同事,“我們的工作本來就這樣,只要真心工作、秉公執法,總會換來人們的理解和認可!彼說,“城管執法也是一門學問,只要好好研究,就一定會想出合理解決問題的辦法,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 質樸的語言、平常的心態道出了田敬森的工作境界、工作態度、工作哲理。
流動商販增多是制約城市管理的最大問題。與許多城市一樣,早點小吃攤、蔬菜瓜果點、鞋襪地攤鋪隨處可見,占道經營、垃圾遍地影響市容不說,這些攤販還與城管隊員玩起“捉迷藏”,你來他就躲,你走他照擺,由此也引發了許多沖突。在田敬森眼里滿是活,處處有問題。他常常利用業余時間獨自一人到所管轄的路段微服私訪,看看路段有什么問題,與業戶簽訂的“五包”協議能不能履行。
這種你來我跑的“游擊戰”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流動攤點問題,既讓他們有事做,還能保持市容市貌的整潔規范。為此,田敬森沒少動腦筋。在他的積極建議下,制定了疏堵結合的有效方案,先后在設立了建設局路口、永康路北首等11個“餐飲臨時攤點群”,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經營,其他時間一律禁止設攤擺賣,既解決了流動攤販的經商問題,又最大限度方便了市民生活,使攤點散亂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大家問他用了什么好法子,田敬森說:將心比心罷了!在這些年的工作中,田敬森始終堅持文明執法、柔情執法、秉公執法,提出了“一宣傳、二教育、三引導、四警示、五處罰”的執法“五部曲”,一些釘子戶、茬子頭問題迎刃而解。
亂貼、亂發、亂寫小廣告被稱為城市的“牛皮癬”。為了消除城市“牛皮癬”,田敬森將他的轄區劃片管理,與同事們“約法三章”,視線以內決不允許有小廣告。當時,“礦泉水、方便面、小噴壺、小鏟刀”成了“四大鎮車之寶”,他們曾編順口溜說,“車上配了四件寶,上班下班少不了!碧锞瓷瓗ь^清理小廣告,一人負責一條街,白天干不完就晚上干。去年夏天,白天氣溫高,貼在電線桿子上小廣告一噴上水瞬間就蒸發干了,為此他們都是利用晚上的時間進行清理。有一次,已經是深夜,他們還在清理,致使一位熱心群眾認為他們是在貼小廣告,竟然撥打了舉報電話,上演了一處城管抓城管的“小鬧劇”。
功夫不負有心人,就這樣,在田敬森的積極努力下,轄區內一道道難題逐一破解,一個個亂點全部得到整治,市容市貌實現了大的改觀和提升。
無悔
一名共產黨員,有了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就能在各種困難和危險面前臨危不懼、從容淡定,甚至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黨和人民。
2010年6月,田敬森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遞交入黨申請書的那一刻開始,就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堅定的信念履行著城管的職責、履行著黨員的義務。這些年來,田敬森模范的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一名城管隊員的莊嚴承諾。
城管工作每天要面對不同的對象,不講理、不聽勸甚至阻撓執法、暴力抗法的事情時有發生,挨罵、挨打、遭受恐嚇的事情時有發生,工作不僅有難度,而且還有相當的險度。
面對困難和危險,他總是沖在了最前面;面對恐嚇和威脅,他總是從容應對。
縣城新昌路與利民街交叉口,是縣城區的商業中心,人流量、車流量大,很多流動商販都看準了這里的商機,紛紛到那里擺攤設點,導致管理難度非常大。2011年11月的一天中午,正值車流高峰期,一名已經勸走了十幾次的烤串攤販又上路擺攤,田敬森迅速上前制止。這名攤販好像感到田敬森影響了生意,扯高了嗓門大罵起來,什么難聽罵什么,唾沫星子橫飛,儼然一副“不講理”的姿態,致使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田敬森沒有被謾罵撼動,而是始終面帶笑容、極具耐心地勸其盡快收攤,不要影響交通。誰知這名女攤販不但沒有絲毫收斂,而且越加狂躁。突然間,一把拽住田敬森的衣領,朝著他的臉就打了過來,重重地打了七八個耳光,眼角被打破了,衣領被撕破了。自始至終,田敬森卻沒有躲閃、沒有還口,更沒有還手,直至對方打完放開手。這時,圍觀的群眾開始打抱不平起了,紛紛指責起這名小攤販,有的撥打了“110”,許多群眾還主動為田敬森作證。
雖然挨了打,田敬森還是做通了工作。有群眾用手機記錄了全過程,將視頻放在了網上,可能現在在網上還能查到有關視頻。許多網友說,田敬森好樣的!也有網友提出了質疑,這是真的嗎?數十名網友跟帖說,“這的確是真的,我們見證了真漢子!
當時有人問田敬森,憑你200多斤的體重,就是輕輕一推也能把她推出10米遠,你為什么不還手呢?就連同事都說他干得真窩囊。
田敬森卻說,“我們是一名城管隊員,必須時刻牢記工作紀律;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必須對得起胸前的這枚黨徽。共產黨員的職業病就是‘自討苦吃’。”
就在那時,胸前懸掛的那枚黨徽,在陽光下發出了奪目的光輝……
田敬森家住縣城一居民小區,上下班都要路過小區門口的一家蛋糕店。時間長了,蛋糕店老板和他混亂個臉熟。有一次,蛋糕店的廣告牌放在人行道上,田敬森路過時要求他們立刻把牌子拿進去。蛋糕店老板以為整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這點事都不照顧,就罵他是六親不認。2012年9月,這家蛋糕店為了宣傳,印制了宣傳廣告張貼在門頭前的墻壁上。田敬森和隊員在巡查中發現后,就要求他們將張貼的廣告自己清理干凈。9月8日,當田敬森和執法隊員第三次上門要求蛋糕店工作人員將張貼的宣傳品清除時,蛋糕店老板拿出一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并威脅說“如果再來找茬,就砍了他”。面對這一情形,田敬森臨危不懼,從容淡定的進行勸說教育,直至蛋糕店老板服軟,主動清除了張貼的宣傳品。
今年2月,田敬森走馬上任直屬二中隊隊長一職。上任之前,妻子曾經勸過他還是留在原來的崗位,說直屬中隊都是與大貨車打交道,工作又辛苦又危險。但田敬森對妻子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城管干部,必須要服從組織安排,組織安排是對我的信任,我怎么能不去呢?
自擔任直屬二中隊隊長8個月來,查處超限、污染車輛進入城區案件500多件。尤其是濰坊市委、市政府實施“三八六”環保行動,縣委、縣政府全面提升生態文明環境工作以來,他們更是加大了執法力度,堅決不讓一輛污染車輛進入城區,保證了城區環境質量的全面提升。
不同的人對他有不同的評價。有人說他是“敢于碰硬、剛正不阿”,有人說他是“冷血動物,六親不認”,有人說他是“四季豆米,不進油鹽”。不管別人怎么說,田敬森總是堅持著他的工作原則,履行著一個城管衛士神圣的職責。
殉職
1013年10月25日下午6點,田敬森和他的隊員們與白天上班的同志完成交接班,準時巡查在縣城新昌路上。這是他今年2月份任中隊長以來的第102個夜班。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他們駕駛著城管執法車沿城市主要街道巡邏著,多數運輸車輛都能按照要求路線行駛,偶有幾輛駛錯路線的車輛,都被他們一一及時制止。當時鐘越過了零點,田敬森憑著職業的敏感告訴同車隊員,“從現在到天亮是各種超重超限、污染車進城去抄近道的高峰期,大家一定要注意,決不能讓一輛違章車進入城區,損壞城市道路,污染城市環境!
凌晨兩點左右,突然一輛悶聲悶氣的斯太爾重型半掛貨車不聽執法車示意,硬是從寶通街駛入了縣城新昌路南段。為了不讓大貨車在城市道路行駛,碾壓損壞城市道路,田敬森隨即驅車趕到違章車前面,喊話示意違章車輛靠邊停車。不曾想,違章車輛不但不停,反而徑直向執法車撞來,為了避免發生意外,執法車一直保持距離駛在違章車前面,決不能讓車進入城區壓壞路面、污染環境,這樣行駛了幾公里,違章車停在了路邊。這時,隊員趙振鵬、劉國強下車行禮、出示執法證件后,剛要詢問坐在駕駛室里的違章車司機,誰知喪心病狂、失去人性的駕駛員將車稍微后退以后,掛上前進擋、狠踩油門,猛地向剛下執法車,還沒來得及關閉車門的田敬森沖了過來。田敬森看事不好,喊了一聲“你們兩個快閃開”,而自己卻沒來得及躲閃,剎那間,近百噸重的斯太爾車便從田敬森的胸部碾了過去,將停靠在路邊的城管執法車狠狠撞出去了20多米,加足油門逃竄了。
田敬森就這樣躺在血泊里,執法車嚴重撞毀,現場慘不忍睹。
同車執法隊員被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呆了,他們馬上撥打了“110”、“120”,迅速向局領導匯報,縣公安局巡邏車在20秒內便趕到現場,縣城管執法局、縣交警大隊的領導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邊組織力量搶救田敬森同志,邊調集警力追堵肇事車。
夜幕中的肇事車,猶如一頭瘋牛在公路上狂奔,在多輛警車的追堵下先后逃至坊子區、安丘市境內,路上與多輛車發生碰撞。在安丘市一家加油站內,肇事車又將一輛參與追堵的警車撞壞,再次逃逸。期間,肇事車司機聯系了6名社會人員駕駛一輛帕薩特轎車、一輛皮卡車在路上設置障礙阻擋警車,然后繼續向高密境內逃竄,直至10月26日下午,在濰坊市公安局的統一部署下,才將犯罪嫌疑人李某從高密抓獲歸案。
34個春秋,10年城管生活,田敬森用有限的生命,做出了無限的奉獻。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既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也沒有多少催人淚下的情節,但他卻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城管執法工作者的崇高品德。在田敬森的身上,透過他留下的一摞摞榮譽證書、一本本無償獻血證,我們看到了一顆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無限忠誠的心,看到了一個樸實無華、無私正義的光輝形象!
責任編輯:胡玥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