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倫:風雨無阻護送學生
張玉倫所在的學校,位于鬧市區,車流量、人流量較大,沿途有兩所學校,每當學生上學、放學,5000多學生陸續出入校門,過往的司機有的不愿讓路、心疼孩子的家長舍不得退后接送……交通擁堵、交通安全事故頻發、學生安全得不到保障,這些難題一直困擾著家長和學校。出于對學生的熱愛,對工作的熱忱,年輕的張玉倫在沒有領導安排、沒有任何制度約束的情況下,毅然的站到了學校門口,他每天堅持四個時段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馬路上,義務護送小學生們安全過馬路,無論烈日炎炎,還是雨雪冰霜,這一站就是近二十年。
張玉倫:二十年風雨無阻,護送學生過馬路

張玉倫,男,1972年生,棗莊嶧城人,大專學歷,中共黨員,嶧城區實驗小學少先大隊總輔導員。
張玉倫所在的學校,位于鬧市區,車流量、人流量較大,沿途有兩所學校,每當學生上學、放學,5000多學生陸續出入校門,過往的司機有的不愿讓路、心疼孩子的家長舍不得退后接送……交通擁堵、交通安全事故頻發、學生安全得不到保障,這些難題一直困擾著家長和學校。出于對學生的熱愛,對工作的熱忱,年輕的張玉倫在沒有領導安排、沒有任何制度約束的情況下,毅然的站到了學校門口,他每天堅持四個時段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馬路上,義務護送小學生們安全過馬路,無論烈日炎炎,還是雨雪冰霜,這一站就是近二十年。
二十年前,剛開始護送學生過馬路時,他也還只是個剛參加工作的“毛頭小子”,沒有經驗,也不會交通指揮手勢,嗓子喊啞了,沒人理會。手臂揮得抬不起來了,也沒人去看,他只能用身體攔住過往車輛。很多時候,機動車司機不顧安全、硬闖斑馬線,他上前厲聲制止。家長不理解越線接送學生,他主動告誡:為了您的孩子能養成一個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識,請家長配合學校的管理,學生能自理,家長請放心。時間長了,當地人都知道他的良苦用心,對他由衷地敬佩。長期站在護送崗上,張玉倫胸前多了一把哨子,并且學會了標準的手勢。二十年,他站成了一座燈塔和一道屏障,有他在的地方,就有千萬孩子的安全。許多學生家長主動找到了張玉倫感激地對他說:“張老師,只要我們遠遠地看見您站在那里,把孩子送到路邊,我們就放心了……”樸實的一句話卻是家長與社會對張老師最大的支持與褒揚。
張玉倫說:“家長把學生送到學校,我們就有責任為學生遮風擋雨,但是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安全衛士,真正為學生撐起安全的保護傘,還必須善于創新工作,善于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張玉倫在學校主要負責少先隊活動與共青團工作,同時還兼帶高年級的體育課。為了安全護送全校小學生,他每天總是早早的來到學校門口,晚上等所有的孩子都平安的離開校園以后再下班回家。上五年級的女兒老是抱怨爸爸:“您為什么不能像其他的同學的爸爸一樣,早早的就把我接回家呢?老是我在學校門口等你,咱爺倆兒到底是誰接誰?”
2007年的冬天,張玉倫在送別學生之后,發現一名小學生走路時不小心摔傷了腳,他急忙打電話通知孩子家長,自己迅速騎自行車把孩子送到醫院救治,又脫下自己的棉衣給孩子披上,直到孩子家長趕來他才悄悄離去。第二天一早,受傷孩子家長找到了張老師,流淚握住他的雙手說:“張老師您操心了……孩子交給學校,交給您,俺放心!”還有一次,中午學生上學過馬路,由于沒有紅綠燈,張玉倫又吹哨又打手勢,指揮孩子們按時間段、按順序過馬路,這時一名社會青年喝了酒騎著摩托車直沖過來,眼看就要撞到人,身高只有1.6米的張老師奮不顧身,雙手死死抓住那輛沒有減速的摩托車,張玉倫正要訓斥那人的魯莽行為時,那青年卻大打大罵張老師,張老師仍然死死抓住車子,直到學生小隊安全通過。后來經過張老師耐心說服,那名青年才臉紅道歉……
義務護送崗上的張玉倫在今年教師節受到了表彰,被評為全區“優秀特色教師”。在當地的論壇上他被稱為最“高”的老師,已經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新聞人物,成為榴鄉一道特有的風景,二十年來他經歷了別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但從不叫苦,默默的堅持與守候,在平凡中演繹教師對學生的責任與大愛。他是一個普通人,但是是一個優秀而大寫的普通人。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愛心獻給了這里的孩子們,卻從不索取。就像他說的:“也沒想太多,我是一名教師,也是個父親,每天看著孩子們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心里就覺得幸福!
責任編輯: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