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法周:菜農的“守護神”
在壽光市古城街道臨澤二村,有一位63歲的村民被大家親切稱為安全“守護神”。這并不徒有虛名,他每天定時定點在村里“巡邏”,8年間為村民避免了安全隱患;他義務提供人力物力幫助菜農建棚致富,將自己試驗成功的種植技術方法毫不保留地傳授給菜農;助人為樂,義務幫助五保戶修繕房屋,給困難戶送去溫暖……當問他為什么要做這些時,他的回答是:“咱是老黨員,咱要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他的名字叫燕法周。

在壽光市古城街道臨澤二村,有一位63歲的村民被大家親切稱為安全“守護神”。這并不徒有虛名,他每天定時定點在村里“巡邏”,8年間為村民避免了安全隱患;他義務提供人力物力幫助菜農建棚致富,將自己試驗成功的種植技術方法毫不保留地傳授給菜農;助人為樂,義務幫助五保戶修繕房屋,給困難戶送去溫暖……當問他為什么要做這些時,他的回答是:“咱是老黨員,咱要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他的名字叫燕法周。
每天晚上12點圍著村子巡邏兩小時
初次見燕法周,他瘦瘦的身材,個子也不高,但動作麻利,說話干脆利落,展現出一個典型的樸實平凡的農民形象。他之所以被村民授予安全“守護神”的光榮稱號,是因為他為了保護菜農的大棚安全,在村里義務當了近8年的“巡邏員”。
說起巡邏村莊的原因,燕法周打開了話匣子。“前幾年,我們村的大棚經常失火,而事發時間多為晚上,老百姓起早貪黑賺個錢不容易,一場大火,就讓菜農一年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全沒了,很讓人心疼。”為了避免村民的大棚遭受損失,燕法周自愿當起了巡邏員。每天午飯后,他先圍著村里轉一圈,看看有沒有意外情況;晚上12點,當辛勞了一天的菜農都在睡覺時,他卻還要一個人拿著手電筒,圍著村里所有的大棚轉幾圈,直到沒有發現異常情況,他才回家。燕法周每天風雨無阻地堅守在“崗位”上,一干就是8年。
在巡邏時,燕法周經常會遇到一些行為異常的人在村民大棚附近轉悠,只要被他碰見了,他就上前制止。一個冬天的晚上,大風把村民燕榮光大棚上的浮紙刮破了,情況十分危急,這時被正在巡邏的燕法周看到后,他趕緊跑到該村民家中,通知他們去救災,及時避免了一場損失。后來每當提到燕法周,燕榮光總是心存感激。
將自己受益的東西毫無保留傳授給菜農
“不管干啥職業,都得不斷學習,種菜是個技術活,菜農更應該多學習農業技術知識,這樣才能把大棚種好。”在燕法周的臥室一角,放著一大摞報紙,這正是他的學習材料。燕法周和妻子種著一個約80米長的蔬菜大棚,他將報紙上學來的農業小知識用在了自家大棚里,把受益的東西無償傳授給菜農,他還鼓勵菜農建棚致富。
燕法周的一位鄰居有一處空閑地,由于長期閑置不用,長滿了草。燕法周得知后,天天鼓勵他建造大棚。“咱農民致富就得靠種大棚,不怕沒經驗,只要你踏實干,一定能有好收成。”燕法周向這位鄰居做出承諾,后期愿意出錢出力幫助他做技術指導。鄰居在他的鼓勵下,建造了一個大棚,第一年就有了好收成。
如今,燕法周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瀏覽報紙,學習報紙上的農業科技知識。除此之外,他還在村里帶頭組織文藝宣傳隊,自編快板、舞蹈,宣傳黨的政策和計劃生育。
他將村里的困難戶當成親人一樣對待
在村民眼里,燕法周是安全“守護神”,在菜農眼里,燕法周是農業“小百科”,而在困難戶眼里,他猶如自己的親人一樣。近年來,燕法周總是定期走訪困難戶,幫助他們打掃衛生,義務給老人理發,陪他們聊天。
村里曾有一位五保戶老人,老人的房子因年久失修,下雨天經常漏水。燕法周得知后,多次自己出錢給老人修房子。后來一場大雨徹底將房子擊垮,漏水十分嚴重,他急忙跟村兩委商量,一起去給老人修繕房屋;村里有一對30多歲的兄弟精神失常,由于父母去世得早,無人照顧,為了讓兄弟兩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燕法周和妻子隔三差五就去他們家里坐坐,跟他們聊天,幫他們買菜,平時家里有好吃的東西也總是給他們送一些過去……
責任編輯:石慧








